有很多客户找我投保储蓄型险,大部分保单的总保费100万起。这类保险是有钱人的专属吗?不是,我觉得普通人更需要。
储蓄型保险,以终身年金险、增额寿险为代表,从属性上说是它们都是人寿保单。它们有个共性就是,可以锁定一辈子的收益率,而且是刚性兑付——这是在资产新规下,屈指可数的刚兑产品。你几乎找不到其他敢把固定生存金写进合同、并保证领取终身的金融产品。
这两年全球经济放缓,全球降息潮,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利率下行。
中国的利率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这本来是一句提气的话,无奈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另一重意思。
2019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实际上我们中国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这个负利率时代,如果能够管理好微观货币政策,可以不用那么依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尽量避免—快速进入。只是“尽量避免”,避免“快速进入”,形势强于人。
而储蓄型保险有锁定终身利率的作用,在国内外都是经得起考验的金融工具。
“我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美国的利率还能回到4%。”——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
美联储前副主席本·伯南克在任期间,可以说是全世界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人。
伯南克必须披露个人投资,才能够担任美联储主席。公开披露的信息表明,他持有的股票和债券比例相对较低,而他的年金是最大的两笔重仓投资。
中国2019年以来,可以说是进入储蓄型保险的爆发期,海量的人投保,海量的资金流入。但是,为什么一般人更需要这类保险呢?理由如下。
消费诱惑太多
这几年有人鼓吹: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恰恰相反,买买买是让人很舒服的事情,不需要鼓励;而储蓄却需要自律,需要延迟满足,这绝对是富人思维。
有人说钱会贬值,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我们现在有100元,存下来,后年这100元购买力可能只有80元,但是你如果花掉了,100元就变成了0。80元比0多很多!
商家有太多的噱头鼓励消费:双11、双12、京东618、圣诞打折季、新年季、情人节、不断更新迭代的手机……你的定力真的足够强大吗?有多少钱变成了衣柜里、鞋柜里现在遭你嫌弃的衣服、鞋子?
我一朋友这几年在淘宝上花掉的钱。近73万,够买小城市一套房子了吧,可是我这朋友现在压根想不起买了些啥。
积小成多、积沙成塔
金融领域有一个名词——拿铁因子,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然而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下来竟达到了70万元。
“拿铁因子”泛指人们生活中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例如每早一杯咖啡、午饭后的一杯奶茶或者一份甜品、上网时买的各种打折促销商品、付了钱却未使用完的健身卡……
这些支出看似不起眼,日积月累下来,数目不可小觑。有时候决定财富积累的不是某一项大的收入,而是很多我们不注意的细节。
收入-支出=储蓄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观,无规划的支出,常常让我们“月光”,储蓄寥寥无几。换个次序:
收入-储蓄=支出
我们将支出和储蓄调换顺序,有收入后,强制自己先储蓄再消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非理性消费。
我们“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实很少。
普通人投资渠道少,能承受的风险小
破产女中年的爆文《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一天内阅读量达10万+。女主角省吃俭用,四年来坚持把工资存到招商银行引入的App“钱端”里面做理财,她不贪心,买的都是5%年回报的、自以为低风险的产品。
可突然间,她和她妈存在里面的86万,一下子不翼而飞了!原来她们一直投的所谓稳健理财,是一个P2P产品。
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能选择的投资渠道少,陷阱多,能承担的风险小。现在是这样,将来随着年龄越大,心态越保守,知识越固化,越是这样。
即便对于中等收入之家,情况也并不好到哪里去。因为,这些人可以说是社会上活得最累的一群人,不管是大人还是他们的孩子——向下的通道随时打开,但保持现状,或者稍微再向上一点儿,耗费了他们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我有一些客户年薪一两百万,经常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加班,我和她说过几次的内容,她还会问;发过的材料,还需要一再发。不是她记性不好,而是脑子和身体都处于被工作掏空的状态,难有余力顾及其他。
储蓄型保险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巩固了他们劳动的果实,节约了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回报比其他理财高很多。
避免老来被扔下车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宏观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而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对于我们来说,必须要接受的宏观,一是开篇就提到的利率下行大趋势,它会改变整个财富逻辑和很多行业;更大的趋势,是人口的老龄化。
人越来越长寿,每过四五年,平均预期寿命会增加1岁。我们都有可能活到100岁,这是当今医疗界的通识。
利率下行,叠加老龄化,后果就是贫富分化越来越厉害。
老人更多是依靠存款生活的。而利率持续下行,后果就是老人被扔下车。
“我是主席的时候,不止一位立法者在指控我和同事们:‘把老人们扔下公共汽车’,这是一位参议员的原话。立法者们当时关心的是已退休人士只靠存款来生存,而低利率意味着他们只有非常低的收入回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如果不想自己辛苦一世,老来还被扔下车,建议尽早上车——用储蓄型保险锁定当下还算不错的利率。就像20年前,有人选择储蓄险锁定终身8.8%的年复利一样。
储蓄型保险一直会有,但是预定利率高的会陆续没有。银保监会从2019年8月30日发文,以后不会再批准预定利率4.025%的终身年金险,现在的储蓄险预定利率最高3.5%。将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预定利率也会再下降。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