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针对老年人的免费乘车政策,引发的争议也是不小。有赞成继续实施的,有主张改成货币化补贴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对老人免费乘车,但是也有小部分城市取消了老人免费乘车政策,改为了给予固定的老人福利补贴。还有一些城市进行了折中管理,有些是在次数上做限制,有些是在高峰时段做了限制,有些是在年龄上做了限制。
但是我们理性地去思考一下,在高峰时段老人愿意出门坐公交地铁吗?他们身体相对比较弱,其实自己也不愿意去挤呀。同样高龄的老人愿意坐公交吗?岁数越大,其实越不愿意去坐公交车出远门。同样年老之后其实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安静,谁愿意没事老坐车出去跑来跑去呢?所以这些折中管理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是激化了矛盾。
如果去做社会调查,向老人询问,到底是坚持免费乘车政策,还是愿意收取一定的补贴额,坐公交自己来付钱?对于那些养老金比较高或者家庭相对更富裕的老人来说,他们肯定选后者。对于那些养老金虽然不高,但是退休后不再工作的老人来说,他们也会选后者。当然对于那些退休后仍然需要坐车,天天上班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倾向于选前者。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退休后还要天天通勤,再作一份工作的老人还是少。很多老人,即使再做一份工作,也会在自己家附近去找,而不会去更遥远的地方做事情。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只要给予的补贴额度合适,其实老人还是愿意去拿补贴,自己付费去坐公交。同样从老人的自尊心角度,上车同大家一样去买票,老人年轻人一样平等,那可能是他们更愿意选择的一种方式。
老人是否免费乘车,同目前的高峰期时公交内部人多拥堵,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关系。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在早高峰晚高峰时,有多少老人是坐公交的。但现在各个城市对于公交网络部署的还是比较合理的,大多数时候公交车已经不像前10年那样拥堵 了。在高峰期时路上的公交车经常是空空荡荡,相信每个人也深有体会。
如果未来改成货币化补贴给老人,取消免费乘车措施,有可能老人、公交公司以及上班的人都赞同。现在公交公司是拿着政府的补贴,对于公交公司也是不利的,如果补贴过少,又将高峰期公交车拥堵的责任推于老人,如果补贴过多,其实相当于占了政府的便宜。未来若改成货币化老人津贴,老人上车买票,那也可不再需要给公交公司补贴了,这才有助于他们提升运营能力,做好服务升级。
在我国,这项政策修改得最彻底的城市就是上海,从2016年5月1日起取消了老人免费乘车,而改成了货币化补贴。到现在为止,这个政策已经延用了6年,补贴数额也在提升,受到了老人的一致欢迎。2022老年综合津贴共分为五档,65-69岁每月75元,70-79岁每月150元,80-89岁每月为180元,90-99岁每月为350元,100岁以上每月为600元。
但是上海的财政盈余是比较多的,有能力进行经营性全面补贴。但是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即使想改也能有这个财力吗?最后总结来说,其实各个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才决定了老人乘车政策的现状。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越来越好,有可能大家都会倾向于取消优惠乘车,同时给予老人补贴的做法。
评论列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