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巴比食品公布了自己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5.95 亿,同比+68.12%,比 2019 年同期+23.65%;归母净利润 2.11 亿,同比+279.04%,比 2019 年同期+206.74%。
粗看这个业绩,大家是不是一颗小心脏砰砰跳,都要蹦出来了?哇,这业绩也太逆天了吧,上哪去找这样的好公司呀?
别着急,其实公司这个业绩是有水分的,如果我们看他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就只有 0.58 亿了,虽然比起2020年,同比+45.70%,但同2019 年同期相比只正增长了可怜巴巴的3.13%。
业绩还是有较大的压力。
那,这是为什么呢?
这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投资东鹏特饮赚了2个亿(咱们不久前刚讲了东鹏特饮,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后台回复:东鹏特饮,查看其过往的分析),一部分则是来自政府补贴的0.05亿。
至于利润对比2019年几乎没涨,所长想说,很正常。
还记得咱们之前分析过的消费品公司嘛?除了走产品多元化搞消费升级路线的如伊利、汤臣外,其余没一个业绩好的。
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漂亮国疯狂印钞,上游原材料使劲涨,而终端面向消费者的刚需消费品不能跟随原材料瞬间暴涨(一般终端涨价都是慢慢的、滞后的,让消费者感受不出来的涨价才是成功的涨价),因此,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毛利率承压,紧跟的就是利润承压。
排除这个外界因素,咱们看看公司自己的努力,不得不说,看头十足!
因为,如果排开近两年疫情/上游原材料的影响,公司的净利率实则是不断向上的,这背后,源于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等各项运营费用下降,而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则是得益于公司越来越多终端门店造就的规模效应。
巴比食品的模型,和咱们才跟踪不久的桃李面包、蜜雪冰城,一模一样。
巴比食品,可谓是雪王和桃李面包的结合,一方面,全国兴建中央工厂,一方面,终端门店全部做加盟,而相比同行桃李面包,巴比的优势是,其卖的早餐是更符合中国人胃口的热气腾腾的包点。
而对于公司的终端加盟商而言,门店不需要多大面积(十几平足矣),也不需要太多人手(一到两人妥妥的),加盟费还极低(公司不靠加盟费割韭菜,主要靠卖半成品包点赚钱),操作简单(都是巴比中央工厂做好的包点,门店只用热一热),则一切都意味着,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复制、加盟商赚得还不少。
因此,巴比的终端门店数量上涨非常之快!
即便是疫情背景下的2020年,公司还能逆势开近200家门店,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门店又新增了300来家。
而门店越多、意味着规模效应越明显,公司的整体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一切都是正循环!
所以,咱们看到的,就是上文呈现出来的,公司毛利、净利率不断提高(除了近两年特殊原因),各项费用下降的良好趋势。
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开辟B端大客户,直接卖半成品冷冻包点给他们(如学校、带食堂的公司),重点是,这块业务还做得很不错,B端团餐占公司营收比,从2016年的3.8%逐年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4.74%,毫不夸张的讲,这已经成为了公司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这,显然也是巴比比起桃李面包更大的想象空间,毕竟,采购冷冻包点的B端机构挺多,但采购面包的,所长还没见过。
想也很容易理解,B端机构给员工/学生早餐,肯定要提供热气腾腾的,这可是作为福利一样存在的东西,即便提供面包,那也是要自己做,提供包装面包算什么事呀……
嗯,这个问题,在所长看来,压根就还不是问题。
前文也讲了,公司的团餐已经成为增长第二曲线,这还不算完,其实,就C端加盟店而言,公司都还具备极大的空间。
要知道,即便公司现在已经拥有3000多家门店,可绝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截止今年上半年,华东地区贡献了91.66%的营收,公司的中央工厂目前也只有三个地方开设,分别是:上海、广州、 天津,而看看隔壁的桃李面包,中央工厂覆盖了18座城市,连桃李都还有极大开厂空间,更别提比他小好几圈的巴比了。
所以,拍个脑袋,巴比再增长个十年基本没啥问题,他的天花板,还远着呢~
那么,清楚了公司的核心逻辑后,再去看这份半年报,所长相信,大家就能淡定许多。其实很多公司都是这样,拉长远想清楚逻辑,就不会在意一时的经营情况,包括汤臣、桃李、雪王、巴比等等等等,二级市场实则是一个非常嘈杂、对人十分消耗的市场,他会用尽一切办法让人失去宏观视角迷失在短期得失中。
而《价值事务所》想做的事是,让大家脱离短期视角,努力看到长期,毕竟,只有长期的时间和视角,才能熨平短期的波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