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社会融资引进资本,一方面通过对人才的股权分配稳定内部贤才。股权激励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著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说过:“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年轻的时候不懂爱情,创业的时候不懂股权。”
股权的分配关系到创始人对公司的管理权限,不同程度的控制有不同的权限,以下3种控股大家一定要了解。
一、控股大于等于67%:绝对控股
股权布局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智慧和手段,是综合考虑企业未来各方面后所作出的安排。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企业主想要一直都有话语权、决定权的,那么其所持股比例就必需占到67%,在法律上控股大于等于这个比例的,又被称做“绝对控股”。
67%的持股已经超过三分之二的表决权了,所以当企业主所持股份大于或等于67%的话,有权单方来决定是否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等上述涉及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事项。
二、控股大于等于51%:相对控股
企业发展到发展期的时候,企业主所持有的股份就越来越少,但企业主最关心最想要的也还是要控股,而此处的控股大于等于51%,是“相对控股”就不是“绝对控股”了。
控股大于等于51%的,企业主可以决定除了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几个重大事项以外的其他所有事项,也就相当于掌控了公司诸多事项的表决权,如选举董事、监事;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等。因此,该比例被称为“相对控股”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三、控股大于等于34%: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
我们认为,企业初创期时,老板的股份最好是占67%以上,发展期则是占51%以上,那么扩张期最好就是占34%以上。与绝对控股线相比,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能够通过关于公司生死存亡的事宜,那么如果其中一个股东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股权,另一方也就无法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那些生死存亡的事宜自然就无法通过。如此之下,持有大于等于34%股权的便控制了生命线,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性质。当然,如果是对其他仅需过半数以上通过的事宜,就无法否决了。
“一票否决权”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为任正非虽然只有0.81076%的股份,却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一票否决权”。
华为,正是因为有了“一票否决权”,才既保证了它旺盛的创新力,又没有任其野蛮生长。
企业家可以把所有权力都放出去,但只要拥有了踩刹车的权力,那么,不管这个企业跑得有多快,你都不用担心它失控。
很多老板担心:一次又一次的股权激励之后,我分出去的股份越来越多,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少,会不会失去公司控制权?
这个担心是正常的,但又完全是可以解决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机制的设置,让老板在拥有很少股份的前提下,即使像任正非那样只有公司不到1%的股权,仍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当然,只有企业做到很大规模的时候,老板的股份才会降低到个位数,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很多机制的设置,既能达到股权激励的目的,又能尽量保护老板的股份不被过快地稀释。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让激励对象与老板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发展,以维护老板的利益,而不是损害老板的利益。只有生意人,才看重股份的百分比,而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家,看重的是财富的绝对值。
艾德权程是艾德控股集团成员艾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SOP(员工持股计划)服务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艾德股权激励管理系统,艾德权程将彻底改变企业手工管理股权激励的粗犷现象,打造真正的“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提供To B企业级SaaS用户体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