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试错,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土壤的量化投资方式已经成熟,告别草根时代,我们可以凭借30多年的股票市场数据,从中找到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型。
2007年,整个量化投资在华尔街也属于较新的状态,其实有点像这几年在中国的状态。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来检验因子的有效性,在建模的过程中会不会过度开发,包括逻辑是不是真的有效,如果先有逻辑,按照这个逻辑去搜寻信号,基本没有问题。
我们坚守在低频赛道是因为低频策略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如果做超高频模型,可能收益和稳定性都会不错。但是如果规模扩大了,时间长了,超高频的模型资金容量有限,受众也是有限的,普通投资者使用的时候很难保持前后的一致性。
我们的量化模型虽然是长期、主动、低频,但是模型中也有高频因子,我们策略里高频的量价因子占10%,只是把它加入到了我们长期低频策略中,以后大致也会维持这样的水平,将来还会持续升级和修复。所以模型总体还是属于长期、低频、主动策略。
我们因子调整的频率是每年更新一次,一般来说比例在10%左右,整体来讲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没有显著的代际区别。
主要的差别是我们会不断增加因子和优化,因为一个因子产生之后,你必须通过实盘交易或者纸面交易确认它的稳定性。可能存在一种情况是做回测的时候都没问题,一上真金白银就出状况。我们一般至少有两三年的时间确认生效后,才能够真正放到我们的模型里面。
在过去的5年里基本面因子的表现越来越好。以国外的经验来说,在一些成熟市场,其实基本面因子占比是远远高于量价因子的,只是国内市场以前交易型参与者为多数,另外以前的很多公司提供的年报基本面数据准确性不那么好。
但这些年明显感觉到上市公司的披露稳定性和准确性都上了一个台阶,因此会造成基本面因子的表现质量每年都在提高。当然长期投资者包括公募和国际资本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这些基本面因子表现和国外的成熟市场趋同。这个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在15年之前始终坚持加入基本面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量化本身并非可以神化的挣钱机器,在运转和研究过程中人的经验逻辑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主观多头的经验逻辑用于商品、商业的研究判断,量化的经验逻辑用于调参、寻找信号等更偏数据分析和使用的工程判断,本质上依然殊途同归,都需要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理解。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