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炒股的小散们,都热衷于挖掘那些翻倍股、十倍股、N倍股之类的,带着光环的奇迹个股,如果买到这些牛股,自己财富快速升级的梦想可谓是指日可待。
不仅是散户,机构券商们也希望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到什么“规律”,像最近开源证券就出了一份“复盘N倍股”的研究报告。
他们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按3个条件进行筛选:
1、年内最高价比最低价上涨超过3倍;
2、年内整体走势是上涨的(截至2021-11-29);
3、上市日期在2020-12-31之前。
最后发现,2021年年内竟然出现了362只N倍股,占沪深两市股票总数的7.94%,是2015年大牛市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后他们找到这些N倍股的4个共性:
1、在主题上,这些N倍股集中于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热门赛道;
2、在风格上,这些N倍股集中于高弹性、小市值风格,制造和周期板块;
3、年内涨幅越高的N倍股,在行情启动前股东户数占比越低,行情上涨期间机构占比提升,而且机构持股比例提升越高的,年内涨幅就越高;
4、这些N倍股最初不怎么受机构重视,股价涨上去后,机构调研次数和覆盖度随之增加。
其实看完这些共性,小巴也就“哦”一下。
咱们都知道今年只要抓住的热门赛道,那么涨幅必然就是好看,而那些高弹性和小市值的票,本身就是更能蹦达的,涨起来就是N倍N倍的节奏。
至于机构的问题,前两年机构都抱团到白马大蓝筹上,自然就会冷落那些小票。
而随着一些票被游资推上去,再加上热门赛道的光环,公募等机构也就开始接棒,所以调研次数和覆盖度就随之提升了。
再接下来,机构加入这个事情本身,和股价上涨成了正反馈,机构成了这些N倍股后期上涨的重要推手,所以到后期也涨得很猛。
(开源证券“复盘N倍股”研究报告)
但咱们能按着这些所谓“共性”,去找那些潜在的N倍股吗?
显然不能,这些都只是解释现象和过往的总结,直接套着拿来指导未来并不可取。
这一年来的热门赛道是“新能导”,但市场的风格是会轮换的,今年热衷成长股,明年可能就到了价值股,今年小盘股受到青睐,明年可能就又成了大盘股的天下,总是在风水轮流转。
而机构的抱团加入本身,既能把股价推到N倍高,但与此同时也在快速积累风险,机构一撤退,那就是疯狂踩踏的节奏,看看今年春节后各种“茅”的惨况就知道了。
再说了,这个报告研究的还只是2021年年内的N倍股,考察时间只有一年这么短,那些靠着热门概念上去,业绩基本面不行的,灿烂就只短暂如花火,等到潮水退去后,尘归尘,土归土,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
而且这种短期涨上去的票,很多是那些爆冷的,大家原本并不熟悉的公司。
即便我们假设它的涨幅能继续走到明年吧,但因为你对这个公司的认识,就只停留在这一个报告列举,或者别人告诉你的程度上,那么当股价有啥风吹草动,你没有自己判断的依据和立场之时,自然就很容易疑神疑鬼离场了,即便后面还真能继续涨。
真正的大牛股,不是一蹴而就的,起码得穿过一轮牛熊,才叫经得起考验。
因为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所以这些大牛股持续上涨的核心动力,就必然是相对稳定的业绩增速,高于平均水平的ROE,还有充裕的现金流等,基本面上的因素。
所以,研究短期内的N倍股表面“共性”,实在是没啥指导价值。或者说,如果直接套用的话,就是用一种相对静态的因子,去看动态发展的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即便是企业创始人自己,也不能告诉你企业能做到多大的业绩,能活多少年,这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马爸爸当初说要做102年的企业,是个美好愿景,到了2021年不还是得看着形势,战战兢兢的艰难爬坑。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真是买到大牛股,那同样也是基于每年对于业绩的考察,然后继续持有,这么一年年积累下来的。而不是妄想有某种方法,可以先告诉你10年后甚至1年后,某个企业就是10倍股、N倍股,然后你才去买,这实际就是又懒又贪了。
在现实当中更讽刺的是,即便真是买到过某只大牛股,但很多人依然没有吃到丰厚涨幅的果实。
就如茅台是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大牛股,但多少与之擦肩而过的后悔故事就在你我身边,很多人因为扛不住波动太大,还有低迷起来几年不涨的惨状,而中途退出了。
面对类似茅台之类熟悉的大牛股,尚且会心慌慌,更何况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所谓“黑马股”呢?
(即便是牛股,拿得住吗?仅展示,非荐股)
反而是那些忘了股票账户的人,多年之后突然回头一看,发现竟有巨大惊喜。
所以事情远不是说按图索骥,找到个潜在的N倍股就万事大吉的,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一通则百通的秘籍,关注太多短期的东西,只会让自己更加心浮气躁。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