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过去两年大家都在炒“新能源”,但站在当前这个时间点,锂电产业链中很多环节都已经炒过头,2022年很难继续出现大行情了。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汽车的未来,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起已经过度拥挤的“锂电”,智能化是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方向。
01
智能汽车究竟是什么?
从定义上来说,智能汽车指的是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
控制与驾驶,是智能化的关键词,由此延伸出当前两大主要方向:智能座舱与智能(自动)驾驶。
1、智能座舱: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架构与传统油车是不同的,这使得传统分布式(油车)的各种控制系统,可以集中在驾驶员面前的屏幕上、进而实现软硬件及多屏间的高效互动。
2、智能驾驶:数据积累为核心
目前共分为6个等级,从L0到L5,只有L4及以上才能真正算得上是自动驾驶,否则只能算是驾驶辅助系统。目前特斯拉等一线厂商,只能算是处于L3的初步导入阶段,市面上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
综合来看,智能座舱的实现难度更低且性价比更高,受益消费者对于汽车舒适性、安全性诉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应用场景的逐步迁移,短期有望迎更快渗透。
02
当前所处阶段
1、政策支持
汽车的智能化,是电动化的延伸,相关政策的
2020 年是我国智能汽车相关标准建设收官之年,官方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等政策。
相关政策中,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20-2025年为发展期,2026-2030年为推广期,2031-2035年为成熟期。到2025年L2级和L3级新车将达到50%,到2030年超过70%。
2、当前销量情况
2020年全球L2级及L2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销量达1120万辆(渗透率为14.3%),同比+78%。其中 2020Q4全球L2级及L2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销量为345.9万辆,美国销量为120万台(渗透率达30%)、中国销量为83.2万台(渗透率达12%)。
总体来看,对于智能汽车国家非常重视,已经规划到了2035年,结合目前较低的渗透率,智能化这个主题还有很大的产业及投资空间。
03
智能座舱产业链
由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两个方向都比较复杂,并且几乎完全不相关,此次我们先来看短期更有望普及的智能座舱。
1、上游-芯片
智能化,顾名思义,最底层的显然是控制芯片,这块一向是我国的弱项。
控制器芯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部分都是外国公司,例如德州仪器、瑞萨电子等传统汽车芯片厂商,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此外手机领域的厂商如联发科、三星、高通等也加入市场竞争中,主要面向高端市场。
2、上游-操作系统
如今各个品牌的智能汽车,看起来操作系统都不一样。但实际上最底层无非是三大阵营:黑莓的QNX、Linux以及安卓。各家车企的操作系统都是在这三种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而来的。
国内能提供定制专属操作系统的上市企业包括:中科创达、东软集团、诚迈科技、四维图新以及德赛西威。
3、上游-应用
应用程序种类繁多,主要由众多互联网公司及相应的细分行业厂商提供。以地图导航市场为例,国内主要由四维图新、高德地图、凯立德供应,其中四维图新以近40%的市占率居第一。
4、上游-功率半导体(LGBT)
主要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比如充电时将220V的交流电,变为36V的直流电并储存在电池里。这一器件随着电动车的兴起而突然爆发出大量车规级的需求。
国内厂商包括士兰微、斯达半导、闻泰科技、华虹半导体、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门槛不算很高,主要还是需求爆发带动相关公司整体受益。
5、上游-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这个行业竞争得很充分,龙头厂商很多都是同时向各种终端(手机、电脑、汽车)供货的。所以虽然智能汽车会带来一些增量需求,但不一定会对厂商造成特别强的刺激。国内的龙头企业是京东方,另外长信科技等也都有参与。
6、上游-PCB(印制电路板)
逻辑和显示面板类似,很多电子终端中都会需要PCB的参与,在之前讲解5G产业时同样提到过PCB环节。国内厂商主要有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
7、中游-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即中控屏+车载信息系统)
综合平台,集成了车载DVD、倒车影像、与智能手机互联的投影模式、多媒体、WIFI、蓝牙、辅助泊车等功能。
国内供应商已经上市有5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路畅科技、索菱股份。
其中,德赛西威是国内供应商体量相对最大的,进入了德系/日系/美系全球供应链,其他国内供应商基本以配套自主品牌为主。(均胜电子比较特殊,通过海外收购形式直接切入海外供应链)
8、中游-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即仪表)
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车辆电量电压、联网情况、导航信息、预警信息
全球前5大供应商集中度超过50%,全部为国外企业,国内正在逐渐发力,供应商包括德赛西威、友华光电、航盛电子、东软集团、上海仪电、比亚迪等。
9、
将车内后视镜变成实时后方路况显示屏,主要是通过高清的外置后视摄像头对车辆后方的实时路况进行拍摄。
由于设计难度和成本问题,目前渗透率仅在15%以内,未来三年有望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华阳集团、凌度、贝思特等。
10、中游-后排液晶显示
是后排乘客的专享娱乐配置,可增添后排娱乐性,具备通讯、办公、上网、外接游戏机等功能。现阶段仅价格20万以上的部分车型会配备,整体渗透率不足2%,发展潜力大。
主要厂商和前文车载娱乐系统厂商类似,大部分为国外企业,国内相对特出的是德赛西威。
04
总结
1、未来汽车的发展,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锂电已经过热的情况下,智能化是更值得关注的方向。
2、智能汽车,主要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其中智能座舱实现难度更低且性价比更高,短期有望迎来更快渗透。
3、智能座舱产业链中,上游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国内目前参与度较低。
4、上游中的功率半导体(LGBT)门槛相对不高,国内参与较多,受益于需求的爆发,士兰微、斯达半导等厂商整体受益。
5、上游显示面板和PCB环节,本身在各类电子终端中都有很大需求,智能汽车能带来一些增量需求,但对京东方、沪电股份等行业龙头来说,刺激会相对有限一些。
6、中游的各种车载系统,普遍都还处于早期阶段,国外厂商的市占率暂时领先,国内相对突出、布局较多的是德赛西威和华阳集团。
数据来源:wind。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本栏目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担保或者保证,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