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在一个小镇上上班,工资每月到手3520,每年薪水能涨几十元。按这个速度,退休那天就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而小熊单位的邻居同事,她就不一样。高级职称拿了很多年了,业务上也很努力,老公收入也不错。去年就给儿子在省会买了一套房。每月月供5000,按时打到儿子的银行卡里。
家里有帮衬的年轻人,买房这件事上至少可以少奋斗十年。
1.
邻居同事说,她就是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现在儿子没很强的事业心。
其实,每个年轻人并不是天生爱拼搏,睡懒觉、打游戏、吃吃喝喝,谁会天然拒绝呢?但是你的工资只有那么多,每天起床后,就要支付生活的必需品,一个月的盐米油也要花好几百吧!
没钱的日子,总要想出路,不可能靠借钱生活。3500的薪水,养自己绰绰有余,能结婚生孩子么?
搞副业实在是生活所逼,没生活压力,谁愿意一天到晚都想着赚钱呢?
2.
回到正题,小熊在小镇上上班,吃住在学校,钱就比在市区工作的人耐花。当然,人家薪水可能高那么一丢丢。
按经济学的说法,这就叫“地理套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欧美人退休后,选择到不发达国家生活。同样的钱,可以多生活一段时间,也是变相赚了钱。
当我们手里有足够多的本金,就可以让钱为我们工作,买银行理财产品也好,买基金股票也好。这些方式能够提前布局,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就能轻松躺赚。
3.
像“双十一”这样纯粹消费型的花钱方式,对小熊来说,真没多大吸引力。
因为这笔钱花出去了,就没有后续了。然后,真正需要买的物件,也不一定要等“双十一”买。留在卡里的工资,每个月去套点小利,不香么?
当然,生活中总有一些冲突,比如你真的想买一件东西,但价格有点小贵,买下来也没什么负担,就是钱花得有点心疼。这个时候不妨冷静下来,要么搁置一两个月,再看是否要买。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逼自己创造一份新收入,用新收入来奖励自己。
小熊就是用第二种方式来平衡现实与理想中消费观念的冲突。有时候,很多问题不是非白即黑,跳出讨论的框架,引入第三方,问题马上得到解决。
4.
最后,很多人都喜欢“投资自己”,来掩饰自己对未来的焦虑。
说实话,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真想学一样东西,东拼西凑也可以学好。工资低的时候,报那种昂贵的在线课程,事实上你是没有能力把学费赚回来的。
正确做法是,当你有赚3000的副业能力,花500投资自己。搞副业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是让自己真正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人运气好,花了几年就实现了。运气不好的,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实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