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了77.3岁。到2032年,预计将突破80岁。
随着人均寿命增长,网上关于养老的话题也越来越热。大家都在关心自己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毕竟它直接决定了老年的生活质量。
但这笔帐,其实99%的人都算不清楚!所以今天,就来教大家好好算一算。
No.1
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当然,以上是指通常情况。实际上,有三类人群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即使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领取养老金!
退休后,我们具体能领多少钱呢?
养老金账户分为两个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而我们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两个账户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自己交的养老金总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由国家统一规定,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65岁101个月,70岁56个月】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
举个例子::
假设你在北京工作30年,工作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始终一样高:30岁时为8847元,每年涨5%,60岁时会涨到3.82万。
当年能领到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总共交的养老保险56.4万÷计发月数139个月=4059元/月
基础养老金=(平均工资3.82万+指数工资3.82万)÷2×缴费年限30年×1%=1.14万元/月
总共领取养老金=1.55万/月,约为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41%。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案例是基于60岁退休的情况去计算的。而实际上,目前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呼之欲出。
No.2
未来,我们的养老金够不够用?
至于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够不够养老,有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衡量: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替代率越高,养老的生活品质越高。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而目前我国平均替代率仅为40%左右,整体趋势还在逐年走低。
这意味着,退休后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将严重打折扣,品质养老、医疗自由更是无从谈起。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未来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的,现在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其实就是我们缴纳的。
如果比例失衡,这个制度就很难正常运转,这也是近几年养老金亏空消息频传的主要原因。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60岁以上人口2.64亿人,比十年前占比上升了5.44%。
根据预测,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3,也就是每3个人里就有1个老人。
在现行制度下,如何保证基础养老金的正常发放,这无疑是一大考验。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规划养老。用商业养老金进行养老补充,才是明智之举。
那么,我们买多少商业年金险合适呢?这取决于我们未来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先明确自己的社保将来能领多少养老金,再进行下一步规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