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大信用卡持卡人遭遇了最难时刻,一轮又一轮的信用卡降额风暴,阻碍的不仅是持卡人的正常消费,更终结了持卡人以卡养卡的模式,银行频繁出击,信用卡行业正经历着调整动荡。
继广发银行、中信银行采取了严厉的风控措施后,平安银行也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降额行动,使信用卡降额态势持续蔓延,今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持卡人不得以套现等方式套取积分权益,信用卡透支应用于消费领域。
降额态势蔓延
前不久,广发银行发布关于客户信息治理及交易管控工作的公告,针对部分不规范账户分批实施交易限制,包括取消信用卡额度的提升、限制分期业务的办理等,广发银行的举措,是整个银行业加强信用卡风控的一个缩影。
平安银行公告内容显示,当持卡人信用卡交易出现监管规定的或平安银行认定的风险特征时,平安银行有权中止或终止信用卡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授信额度、锁定账户、紧急止付、对商户交易限额、套现治理等风险管理措施,平安银行信用卡迎来了超强监管。
此外,近日多名读者向「支付百科」表示,在使用平安银行信用卡刷卡消费时,已因风险交易受到了限制,导致交易失败,并且卡片后续无法继续使用。
根据平安银行发送的短信内容来看,限制交易主要是因为平安银行系统识别到了该笔交易存在的风险,触发了平安风控系统的警报,取消了风险交易并提示持卡人更换其它支付方式。
此外,还有平安信用卡持卡人透露,平安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风控措施,一旦发现疑似套现等异常交易行为,便要求持卡人提供刷卡凭证和签购单,倘若无法提供,就会面临被风控。
据「支付百科」了解,此次平安银行的风控重点针对线下通过POS机交易的信用卡,若持卡人出现不正当用卡行为,将会被降低额度甚至封卡。
随着平安银行规范信用卡用卡的公告及近期大规模的交易拦截,对于线下虚假交易行为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也释放了鼓励线上消费的信号。
从民生银行取消线下积分,广发特定商户交易限制,再到平安银行限制风险交易,信用卡行业近来并不平静,银行接二连三的风控措施,有利于减少风险交易的发生,但对持卡人而言无疑是一场暴风骤雨。
信用卡资产不断承压,且贷后催收工作收效甚微,因此各大银行更倾向于在贷前环节把控风险,降额正是银行一项常态化风险管理措施,几乎每年银行都有会两到三次信用卡额度的调整期,但像今年一样大面积的降额却非常罕见。
收紧风险敞口
信用卡业务成为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是第一家公布2019年报的银行,随之也披露了信用卡业绩,新增发卡量1430万张,较2018年减少17.6%,信用卡不良率为1.66%,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
1.66%是去年平安信用卡的不良率,疫情影响下,信用卡不良率今年有不断上扬的趋势,形成逾期的主要原因是持卡人收入不稳定,还款能力下降,有的持卡人只能依赖以卡养卡的方式资金周转。
即使拥有较为优质的用卡群体,仍不能避免信用卡不良率的不断攀升,收紧风控以求自保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一季度造成的逾期让各大银行面临压力,由于一季度未催回的资产将纳入二季度不良资产,二季度信用卡不良率预计会比一季度还要高。
多重因素刺激下,银行不得不对当前产生的信用卡不良进行处理,部分银行优化风控模型,为将违约概率降低而收紧贷前授信审核,并开始加大对信用卡交易的监测力度,越来越多的用户遭遇了银行的无情降额。
另一方面,薅羊毛行为的存在,诱发了大量虚假交易,许多羊毛党借助POS机虚假交易套取信用卡积分,兑换各种权益,有的还通过积分直接兑现。信用卡降额实现了一举两得,既能抑制信用卡额度泡沫,又能打击线下羊毛党。
在移动支付时代,银行更鼓励信用卡线上渠道消费,今年2月份,平安银行宣布自4月10日起将mcc发分全面改成移动支付发分。不囿于线上、线下场景,用户在线下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手段进行消费,逐渐引导持卡人通过线上交易,打击套取积分的行为。
目前随着银行降额措施的实施,资产质量有所回暖,信用卡回归更多的消费属性,而银行的政策调整,也使部分信用卡持卡人失去了资金周转渠道,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标签:平安信用卡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