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保险靠谱吗?我们为啥在网上买保险?
admin
545
前段时间二姐做过一个调查:
你为什么在网上买保险?
的确,网上不仅可以买保险,而且价格跟线下的产品比起来也要便宜很多。
马云的支付宝、马化腾的微信、以及各大第三方平台都纷纷布局互联网保险。
二姐在往期的文章中,也推荐过一些保险,其中大部分都是性价比很高的互联网产品。
不过,仍有一些小伙伴,不敢选择网上的保险产品,会觉得:
一边看中互联网保险的低保费高保障,一边又担心它不安全没服务,挺纠结的。
二姐今天这篇文章,就来集中说说这个问题,主要从
产品、理赔和服务
三个方面来解释。
网上销售的多数是
“消费型保险”
;与之相对应的,线下销售的基本是
“储蓄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更注重疾病保障,花小钱撬动高额保障。
而“储蓄型保险”,一般会捆绑很多附加责任,比如身故责任。
除了捆绑其他责任外,到期还能返钱,是贵的主要原因。
没有人喜欢不确定的事情,也没有人喜欢亏损,很多人把买保险这件事看的很功利。
这种想法非常魔幻,因为不管最后保费是否返还,你交的保费始终有一部分会用于分摊理赔金。
我整理了最近性价比最高的几款产品,然后找了一款返钱的重疾险,做了对比,大家可以看一下。
保终身,重疾也是50万保额,轻症、中症都保障了,报销比例也更高,满期不返还保费。
当然,还可以附加癌症二次赔付,我这里没有算上这个价格
如果老李,每年把6070元,扔进一个低收益高稳定的理财产品,按3%的年复利来算,到50年后,本金加利息是70多万。
而老王,坐等保费返还,到50年后共返还了已交保费54万。
那么,网上买保险,真的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 理赔难吗?
说到理赔,二姐理解大家的心情,其实保险理赔没有那么难,我从两点说明:
在2019半年理赔报中,二姐统计了23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消费者的获赔率都超过了97%。。
其中被拒赔的主要原因,
是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健康异常,和是否在网上购买没有任何关系。
保险的本质就是一纸合同,赔不赔、怎么赔、赔多少早就写进合同条款里。
而为了方便客户,很多互联网保险都开通了多种理赔报案渠道:电话报案、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APP等等...
在报案后,即便我们附近没有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也可以通过快递资料来申请理赔。
并且根据数据显示,线上理赔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比如,阳光人寿的线上理赔申请率高达 89%,客户自助理赔比例达到 30%。
在2019年理赔半年报数据中,阳光保险小额案件的理赔率也达到了99.99%,理赔时效达到了0.45天。
说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很多时候,就算你是线下买的保险,业务员也会引导你进行线上理赔,因为这样会更加方便快捷。
毕竟,5G时代都已经到来了,理赔服务会越来越好,线上保险也必将逐渐成为正统。
以重疾险为例,我们唯一要求的服务,不过是真正当大病发生时,能够快速、顺利地拿到赔款。
第一,理赔和我的预期一致,赔不赔、赔多少,和我想的差不多。
以医疗险为例,项目复杂,直到出险的那一刻前,哪怕是再资深的代理人,也无法100%确定什么能赔、能赔多少、什么时候能赔出来。
有句话叫“很多人努力程度之低,还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很多公司产品竞争力之低、从业者素质之低,还根本轮不到拼服务。
二姐能够肯定的是,88家人身险公司,只要投保合规、符合理赔标准,理赔时服务都不会差。
反倒是
产品本身、投保体验,对我们的影响更为致命。
与其纠结于所谓的服务,不如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产品本身。
毕竟,产品的竞争力、从业者的素质也是服务的重要部分。

那网上保险怎么比线下便宜那么多?会不会是出现冒牌的?
其实,在网上买保险是非常安全的,二姐觉得敢在保险上卖假货,也是活腻歪了
如果你不放心,也很简单,二姐教你2个方法,可以查询保险的真伪:
直接登录银保监会的官网,查找保险产品的备案信息即可。
登录银保监会官网——找到在线服务里的查询服务——人身险备案产品查询。
在这里,二姐要提醒下,
大多数产品的宣传名称和条款名称不一致
,这很正常,条款名称比较不好记。
例如想查小蜜蜂意外险,那就需要按照条款名【上海人寿大金刚】来查找:
网上买保险一般只有电子保单,不用担心法律效力,甚至二姐觉得电子保单要更好。
纸质保单毕竟是纸,可能遗失、焚毁、打潮,但是电子保单不会,更安全和方便,可以随时查阅,永远保存个人账户里。
目前,
电子保单的验真非常方便,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把身份证和保单号报给客服,直接就可以验真。
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App等形式验真。
所以说,在网上买保险需要我们自己有自学能力,肯花一点时间。
不过在二姐看来,这对我们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我看过太多的读者朋友,买了保险尽然不知道保了些什么。
现在互联网保险看起来比较便宜的景象,主要还是产品形态的不同和公司的竞争策略导致的。
说到价格,我们常常用“一分价钱一分货”来衡量商品。用这个道理来解释互联网保险的低价,对,又不对。
对的地方在于,与保障类似的线下产品相比,线上的价格低主要是因为消费型产品责任简单。
说不对,是因为产品并没有克扣细节、让消费者吃暗亏,比如都是重疾,没有故意对疾病理赔要求严格等等。
要强调的是,保险公司每一款在售的产品都经过了银保监的报备,不论线上、线下,都是真的保险产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