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蜂巢能源第二届电池日。
回想第一届电池日,犹在眼前。一年时间,锂电行业如一匹骏马已驰骋万里。
过去一年,产能扩张是锂电行业的关键词,而材料成本大涨,是另一个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寻找降低成本及提升性价比的最优路径,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电池需求,已成为锂电行业竞争的首要课题。
蜂巢能源在第二届电池日上,宣布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同时推出全域应用场景的系列短刀电池及多项创新技术。从产能规模到技术创新,锂电行业的竞争维度正在不断提高。
站在锂电行业新的拐点,竞争环境日新月异,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观察新一轮锂电竞争格局了。
01
不要低估锂电成本上升的冲击力
经过最近一年的迅猛发展,锂电行业的竞争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强劲、产能不足、成本上升、创新不断、结构分化,等等。
对于备受关注的锂电成本上涨,很多人将其类同于今年的光伏行业,其实不然。
今年光伏行业成本上涨的始作俑者是硅料,硅料上涨的原因是硅料产能不足,而不是硅元素不足,硅元素不具有大宗商品的特质。因此,只要硅料产能复苏,硅料价格必然回落,这是一个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硅料价格,只会对光伏行业短期利润分配产生影响,不会对行业中长期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但是,以有色金属为主的锂电材料成本上涨,并非产能可以唯一解释,具有很强的大宗商品特征,上游资源的供给情况难以准确预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难以预料。即便是乐观者也认为未来至少一年上游成本状况难以缓解。
在应对上游材料成本上涨的问题上,目前不能寄希望于向下游对等传导价格,以汽车企业及储能企业为代表的终端需求方的议价空间实际上很小。
此外,头部锂电企业因为拥有较高毛利而具备不涨价甚至继续降价的可能,也压制了其他企业提价的空间,这是一个降维打击竞争对手的机会。
锂电行业一日千里,不进则退。
不能低估这一轮上游材料成本上涨引发的产业链冲击,这不仅仅是短期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配问题,更可能根本上影响中长期产业竞争格局,具有更高性价比(性能/成本)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力。
02
产能规模只是锂电竞争的入场券
在全球锂电需求迈向1TWh、锂电产能迈向2TWh的行业背景下,扩大产能,实现规模化,是降低成本进而实现更高性价比的首要因素。
但是,作为微观参与个体,这个命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产能必须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能。如果是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产品没有性价比优势,那么产能越大,负担越重。
产能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1年锂电产能开始疯狂扩张,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产能投放市场,但如果产能没有竞争力,没有基本的毛利率,那么又会回到2017-2019年的行业轮回里被淘汰掉。
产能,只是锂电竞争的入场券,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不同的产能质量,对降低成本的显著度不同。如何评估产能的质量,那就要回归锂电行业根本,关键还是技术创新与迭代。
要警惕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无效产能,这些产能在上游材料成本上涨的冲击下会率先被淘汰。在头部企业的打压下,这个效应会更加明显。
锂电池环节已经到了不要盲目扩大产能的阶段。
03
技术创新才是锂电竞争的终场
在材料成本一路上涨、产能规划一路开挂的产业背景下,锂电行业喧嚣,技术创新的声音多少被抑制了。
锂电池技术的创新与迭代,主要集中在新型材料、电化学工艺、电芯及系统的物理结构等方面,这些创新对降低成本的作用要显著高于简单的产能扩张。
头部企业比较积极,我们看到了特斯拉对4680大圆柱电池的追逐,比亚迪在刀片电池上的实践,宁德时代在高镍三元及钠离子电池上的探索,蜂巢能源则在叠片技术、无钴电池、果冻电池等底层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积累,近期还重点布局短刀电池系列产品。
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产能预计超过2500GWh,锂电需求预计超过1500GWh,这当中必然会出现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产能利用率、毛利率等方面的分化,尤其是产能利用率。基于创新的产能,才是迎合未来市场需求的有效产能。
技术创新,将成为锂电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头部企业会拥有更高的市场份额,拥有更优质的客户和价格,可以实现更高的产能利用率,最终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和竞争力。
2021年,锂电行业行走在风口上,行业更是供不应求,产能为王。但是,在上游材料成本一路上涨的背景下,锂电池企业毛利率不断下降,行业虽然风光,但业绩并不对等,这也成为部分锂电池企业酝酿涨价的导火索。
锂电行业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改变,进入2022年,我们不仅要关注基本的产能,更要关注锂电池企业在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努力和实践,也只有符合市场竞争力的产能,才是有效产能。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