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要看新股,按我目前的理解,新股有四类机会:1、新能源,比如禾迈股份、海力风电;2、卡脖子领域,行业由美国企业主导,国内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占率提升,比如安路科技、鼎阳科技;3、海外映射,有海外大市值公司作为对标,比如中科微至。部分新能源或卡脖子领域的股票,可能也有海外映射。这三类都是长线机会,业务规模有扩张几倍的潜力,因为远期成长空间足够大,都是值得长期跟踪的。
不过落实到操作层面,需要考虑更多问题。我们投一笔钱出去,除上涨空间外,还要考虑确定性、下跌风险和时间节奏。对于有些公司未来成长的确定性,我们还没建立起足够的信心。而合适的价格和时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些股票的估值偏贵,或者时机不对,或者估值和时机都欠佳。真正值得重仓的机会很少,需要同时兼顾确定性、上涨空间、下跌风险和时间节奏。
有些新股的估值偏贵,一类是有基本面支撑的,市场反映未来的业绩成长预期,综合考虑成长的潜在空间和速度后给予估值溢价。对于每只股票,我都有自己的心理价位,但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我现在也没完全想明白,这类股票怎么估值定价,会更加贴近市场的实际?参考历史,宁德时代、迈瑞医疗和凯莱英最低曾跌到33-36倍PE(TTM),但那是在系统性熊市的大背景下;而卓胜微和景嘉微的最低估值也有26-30倍PS。
另一类更多是拥挤交易造成的。上周末在看电影时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有个同行问我对某只新股怎么看?当时我说合理市值是83亿(以安路科技为参照物),他表示认可我的观点。后来我看到公司的发行市值是123亿,对应明年45倍PS;这家机构在询价时的报价接近140亿市值。问他怎么报价这么高?因为领导觉得卡脖子领域不用管合理估值。这种看法才是主流,在400多家机构中,只有11家的报价不超83亿市值。
最后一类是交易性机会。行业增速不错,可以达到30%以上,但公司本身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嘉和美康,光庭信息。交易性机会只是赚20%-30%的差价,如果跌到相对较低的价格,可以尝试参与赚估值修复的钱。但这类股票不是我们的重点,最多只是阶段性参与下。还有些机会在我的认知范围外,比如观想科技炒军工元宇宙,股价一周上涨60%多。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