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网
牧野网

市场先生为什么会发疯?如何利用人性来做投资?

admin 15 0

投资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仅包括对外部世界的学习,也包括对人性的学习。并在投资中避免非理性的操作。

● 市场先生为什么会发疯

“市场先生”是格雷厄姆对股市的拟人化,他把市场比喻成一个叫做市场先生的人,而每个投资者都是在和市场先生合作。市场先生正常的时候(市场有效),遵循的是高风险高收益,但市场先生经常发疯(市场失灵),就会出现高回报低风险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炒股的原因。如果市场一直有效,那不如买指数基金,买股票的超额收益,赚的是市场无效的钱。

市场先生为什么会发疯?因为和市场先生合作的投资者并不都是完全理性的,有些人被人的感性支配会为购买(出售)资产支付(提出)不合理的高(低)价。

投资者在做投资的时候是在进行“认知→决策→执行→反馈”的过程。大部分投资者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会出错。被动的或者主动的错误,有的根本无法纠正。

● 活在“不久之前”

人们对熟悉的东西会产生本能的偏好,对不熟悉的东西会本能的怀疑。因为人的记忆力和知识面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更依据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而更多不熟悉的信息可能才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却会因为人的这种本能而被忽略。这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易得性偏差”。

市场先生为什么会发疯?如何利用人性来做投资?-第1张图片-牧野网

而这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又往往是近期发生的事,因为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更深。所以实际上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会影响人的决策。

比如说,投资者如果看好某龙头公司,但认为估值太高,他会倾向认为龙二也不错,而且估值很便宜;这样龙二就会因为大家追捧龙头公司而上涨。而真正影响龙二价格的因素其实是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却是人们不太关注的方面。结果就是,行情来的时候大家一起涨,行情走的时候,龙头不跌(有基本面支撑),龙二跌回原点(没有基本面支撑)。

● 先有结论,再找理由

行为经济学的开创者丹尼尔·卡尼曼指出,人天生有寻找答案的动机,也有逃避复杂问题的倾向,所以,一旦得出某个我们自认为合理的答案后,大多数人就会停止研究,信以为真。

最典型的现象是“有罪推定”,有人向你推荐一支股票,如果你之前对该股不认同,你更倾向于从“不认同”的角度出发,看看推荐理由能不能推翻你的看法;如果你之前对该股就比较认同,你更倾向于从“认同”的角度出发,让推荐理由加深你的看法。

已经形成的偏见会影响决策,而“偏见已经出现”本身可能并没有被认识到。

● 回避无效性与把握无效性

认识到市场先生会经常发疯的原因当然是有用的。任何一条行为金融学定理,受其影响而不自知者,往往沦为韭菜而不知道原因。而充分认知到规律,并反其道者,是收割韭菜的人。

另外,需要明白,二级市场的投资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公司本身,还需要关注市场和参与其中的各方交易者。理解一些行为金融学的理念,把分析人与分析公司结合起来,能帮助我们更多的运用价值投资的理念,找到战胜市场的机会。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