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基金跌了”登上微博热搜。一同登上热搜榜的,还有今年的热门“新能源基金”。
来源:网络
也记不清“基金”今年已经多少次登上热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每次热搜榜中所说的“基金”,一定是指权益类基金。
在“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的背景下,总会有些新品种被忽视,例如: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做为“债类”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未受到机构资金关照。
机构“不玩的”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
不同于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在初期上报时就未受到监管控制。首批就有几十家基金公司申报了该类产品,既有头部基金公司,也有中小型基金公司。而目前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已有几只产品低调成立。从发行情况看,南方基金的产品规模比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几只已成立的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中,没有机构资金参与。以南方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鹏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为例,募集有效户中,只有普通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内部人员。
来源:南方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基金公告
来源:鹏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基金公告
不带个人投资者玩的同业存单
目前成立的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均是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样本券由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时间7天及以上的同业存单组成。
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整体收益平稳,截至12月20日,近一年收益达到2.95%,今年以来收益2.86%。
那么是不是机构资金看不上这类产品的收益?当然不是。
相较货币基金而言,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的优势是相当的明显。
之所以资金没有“搬家”,或是因为机构资金与其曲线参与,不如直接参与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且同业存单不属于债券。
也就是说,机构直接投资同业存单,都不用考虑风险资产占比,这要比投基金省心的多。
一般而言,某一类公募产品的做强做大,离不开机构资金的推波助澜,但是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或与机构资金无缘。
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同业存单本来是与自己无缘的,但是有了同业存单指数型基金,就有了参与这种低波动、低风险理财工具的机会。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