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大家主要将精力都放在了投资于国内指数的ETF产品上,而对于跨境ETF的关注太少,而相关的文章也比较少,因而很多人多这类产品了解的不是很多。
因此,打算写一期文章来介绍这部分内容。
跨境ETF是QDII的一种,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来说一下QDII,它是和QFII相对应的一类基金,QDII指的是在国内募集资金,然后把钱投资到国外市场的产品。
简单说来,就是拿国内的钱去买国外的股票或者债券。
跨境ETF就是基金公司发行的投资于国外指数的场内交易型基金,这个品类在国内的发展确实不怎么理想,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和投资于国内的ETF差距还是蛮大的。
目前全部跨境ETF的数量只有16只,总规模也才只有260亿元,和6200亿元规模的股票ETF相比,占比是很小的。
发行这类产品的基金公司也不是很多,目前只有7家公司有发行相关的产品,它们也主要是那些ETF领域的头部大玩家,比如说华夏易方达南方华安广发等,而小基金公司基本是没有参与进来的。
这主要是因为门槛比较高,一是外汇额度,二是综合的运营实力。
从投资区域来看,跨境ETF主要投向了香港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这四个区域,其中香港和美国也是权重占比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投资于香港的跨境ETF所占规模最大,也是最早发行的,分别是易方达和华夏基金在2012年发行的H股ETF和恒生ETF,这两个产品的规模非常大,分别达到了92亿和63亿。
可以说是巨无霸了。
当然,这两个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规模也不是很大,也都是遇到了行情慢慢做起来的,尤其是2016年港股下跌那一波,很多资金用这两个ETF去抄底,当时也有很多的大V一起宣传,最后也就做到了现在这种规模了。
另一个重要的区域就是美国,这也是基金公司第二个开始布局的区域,首先发行投资于美国跨境ETF是国泰基金,为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纳指ETF(513100),其次是博时基金发行的标普500ETF。
目前非常火的中概互联ETF,易方达到2017年才发行,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产品并不怎么受待见,接受度也不是很高,规模一直都没做起来,直到最近一两年才起来。
在2019年6月份的时候,中概互联ETF的规模也才只有8亿元,之后因为指数重新修改,增加了阿里和腾讯的占比,同时在众多大V的推荐之下,再加上指数表现很好,所以规模做起来了。
对于纳斯达克ETF和标普500ETF这两个产品来说,一直都是个人比较看好的,背后的企业都是高科技的代表,象征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成长性也是非常的强。
投资于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市场的ETF,都是由华安基金发行的,德国30ETF发行于2014年,而法国CAC40ETF则是在2020年的5月发行的。另外,华安基金还在2019年发行了投资于日本股市的日经225ETF。
从华安基金发行跨境ETF的节奏和产品数量来看,是真的有点想世界上重要的股市都有产品,实现互联互通的节奏,帮助投资者达到一键配齐全球的目的。
在2019年的时候,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签订了ETF互通协议,随后华安基金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发行了日经225ETF的产品,南方基金也发行了一只跟踪证券的东京证券ETF的产品。
但是,从目前的产品的规模来看,这几个产品规模都是非常的小,如果规模再继续缩减的化,估计都有可能面临清盘的危险,那样的话就尴尬了,这个在2019年也是没有想到的。
其实,早期的德国30ETF也是和日经225ETF当前的情况类似,规模也都是不大的。
这也都是很好理解的。
毕竟这些地方对于国内的散户来说,太过于陌生了,想好好研究一番,估计也是找不到资料的。
另外就是,像法国德国日本这些地方,很多人的印象中其实是比较成熟的,和A股相比的话,不仅波动小,而且也缺乏成长性,吸引力并不是很强。
当然,投资这些产品的主要是还是机构为主,它们有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但是有这种需求的机构毕竟不是多,数量也有限。
多种情况下,产品自然也就做不大。
不过,现在德国30ETF规模也已经有12亿了,但是这个规模的爆发主要是在今年3月份出现的,也就是因为疫情导致德国股市出现暴跌,所以有很多资金去抄底,导致规模暴涨。
从现在来看,3月份抄底的资金赚的还是蛮多的。
无论是从中概互联ETF,还是从H股ETF,或者是德国30ETF了看,其实产品发行的目的并不是来配置,或者是分散风险的,最终只有帮助投资者赚到钱了,才会被投资者认可,最后规模才能够做起来,才有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