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资中,有的投资者会有短期业绩焦虑,见到基金经理的配置跟不上市场的风口与热点,看到基金四分位业绩排名处于一般或不佳的位次,投资者就会觉得基金经理不行。
但我觉得很奇怪,当初选择某基金的时候,投资者多对基金经理信心满满,怎么过了半年、一年,基金经理就不行了呢?投资能力并不吃青春饭,作为智力型与管理型行业,人的能力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步提升。投资者觉得基金或基金经理不行,多是有其他的归因。
1.基金的短期业绩与长期业绩
从短期看,一个主动型基金业绩多由股票配置决定,股票配置越是契合正在上涨的行业、板块或风格,该基金的业绩就会越好;反之,若主动型基金配置的股票处于“疲惫期”或均值回归期,则基金的表现就会糟糕。从短期看,排名靠前的基金对领涨的申万行业与风格指数有很高的契合,我们很难预测当相关的行业或风格也走上均值回归的道路时,基金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我们总是希望基金经理能百战不殆,持续找对市场的热点与风口,变成可以全天候赚钱的人,但在现实中这几无可能。因为基金经理会有自己的能力圈,人会有成功的路径依赖,大多数投资模式都逃不开均值回归或盈亏同源的宿命,只不过优秀的基金经理在均值回归和盈亏同源之后,还有非常显著的超额收益。
比如,年初被投资者捧上天的坤坤、春春和兰兰,看他们今年以来的业绩,投资者会觉得很糟糕。是的,那是因为你很不巧,来得太晚,买在了重商业模式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回归期。投资者总是被近因效应所困扰,无论是暂时的牛基还是熊基,投资者总觉得相关的趋势要无限线性延伸,但这显然不符合价值规律。
以三年为周期看,上述基金经理的业绩非常优秀,但遗憾的是投资者多没有投资三年的勇气与耐心。以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为期,让结果靠近公募主动型基金投资回报的中位数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2.三年过去了,您的问题解决了吗?
近三年,所有混合型基金(共2741只,不含区间内成立的,未合并A与C类,偏股与偏债的都算,模拟长期投资+稳健理财的“两笔钱”配置)的投资回报中位数约86%,若只算偏股混合型基金(共703只,未合并A与C类)则回报中位数约133%。
我相信,不管是86%还是133%,假设以重仓为前提,过去三年的时间一定能解决很多财务问题。但很可惜,很多投资者可能都在玩着预测市场热点与骑上下一个牛基的游戏,换来换去,玩来玩去,却发现还不如就耐心持有最初那几只基金。
因为公募基金有比较典型的超额收益回报期与均值回归期,部分投资者试图找寻和抓取基金的超额收益回报期而规避基金业绩的均值回归期,但也有部分投资者承认自己的局限,愿意吃均值回归周期的亏但也完整享受过基金的超额收益回报期。
由此,在基金投资中就形成了两大流派——找工具还是找管家。
3.找工具与找管家的世界观
从找工具的投资者世界观出发,大家会研判下一阶段的市场大势与走向,并据此来找寻贴合市场大势与走向的工具。在找工具的投资者来看,基金经理只是一个呼应市场风格与趋势的工具人,主动型与指数基金皆为赚取市场风格超额收益的工具,绝无任何非卖品,最好的基金永远是下一个阶段契合市场热点与投资主线的基金。
来源:公众号【韭圈儿】
从找管家的投资者世界观出发,大家认为自己无力预测下一阶段的市场大势与走向,当自己知道了市场的热点时,注定要后知后觉。因不擅长做市场博弈,自己大概率会在获取超额收益与均值回归的行情里博弈失败。在找管家的投资者来看,大家希望找寻全市场相对均衡投资(或经自己组合后实现这样),不用极端策略,相较指数的季度胜率高,具有长跑健将特征的基金经理。而一旦找到或信赖这类基金经理,投资者一般不会轻易卖出基金。
仅从文字描述看,我们很容易倾心于找工具式的基金投资模式。因为能获取超额收益还能规避均值回归然后再进一步获取超额收益,这简直是太美妙了,A股市场要变成我们的提款机了。但现实是,听起来很美妙的东西,现实世界中往往做不到,有些屠龙术我们注定学不会。
在后视镜里,我们有无数种指点江山的方法,人人都可以是最牛的投资经理,基金投资最优解很容易就找到。但面对未来,我们的眼前是一团迷雾,未来是不可知的,无人拥有稳定预测未来的能力。
4.以FOF基金配置为例来看两种思路
说到这里,作为非基金投资发烧友的读者可能还是不太明白找工具式的基金投资与找管家式的基金投资有何区别。下面,我列举代表性FOF的基金配置来向大家进行说明。当前公募FOF中,有不少都是20XX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一般带有稳健、平衡、进取等字眼,偏股型的FOF多为三个月持有期基金。
FOF·A的配置代表基金投资思路中的找工具
我们来看FOF·A的基金配置,我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对这10个基金是否熟悉,不知道当大家看到FOF·A持有这10只基金,会对FOF·A做何种投资业绩设想。
FOF·A的重仓基金有强烈的风格和行业属性且趋同度高
前十大重仓基金,最少的年内也涨了31%,最多了涨了78%,这个FOF业绩肯定牛得不行。但遗憾的是,当前所有公募FOF,年内收益率最高的仅有16.01%(净值截至11.12)。FOF·A因为是今年7月16日才成立的,尽管配置了年内业绩非常牛的基金,但FOF·A当前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是-2.57%
从重仓基金的持股透视看,工具思路更显著
如果对年内涨幅领先的基金有所聚焦,大家应该能感知到FOF·A重仓持有的基金风格非常单一化——集中于新能源板块和工业周期行业。FOF·A的基金经理应该高度看好新能源行业,在三季报中,基金经理谈到,“我们看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景气行业……继续关注景气驱动的逻辑,采取积极灵活的策略,把握业绩确定性强或可能超预期的配置方向和投资机会”。
从相关的文字表述中,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把基金视为是股票载体的一种工具型投资方式。选用相关的主动型基金或ETF,只是为了达成基金经理主观看好高景气、产业趋势方向的投资目的。
FOF·B的前十大重仓基金配置
我们再看FOF·B和C的基金投资,相关的基金从年内收益率来看,显著低于FOF·A持仓的基金,其中的不少基金也是我们相对熟悉,投资配置比较均衡的长跑健将(比如陈皓、徐成、李晓星)。当然,从B和C的基金配置看,又不全都是长跑健将,某些基金也还是带有特定战略配置意图,比如新能源行业、中小盘风格、科技成长风格……但不管怎么说,从业绩表现和资产配置看,FOF·B与C是带有寻找管家投资特点的。
FOF·C的前十大重仓基金配置
从三季报的投资策略表述看,FOF·B强调了要优选自下而上投资能力强、风格稳定、超额收益能力强的基金经理,然后再阶段性配置一点上游行业的基金(偏工业周期、资源周期的那种)。FOF·C强调了底仓配置以均衡风格的基金为主,适度增配小盘与周期制造风格的基金,维持消费、医药类基金的低配。
红线为沪深300指数,蓝与橙色线是FOF·B和C
我们大致可以将FOF·B与C的基金投资概括为核心+卫星策略,核心仓要配置超额收益稳定,投资风格均衡,波动可控不依赖单一行业的管家式基金,卫星仓则根据市场环境,阶段性配置能呼应市场现阶段上涨主线的基金,卫星仓起到的是对了锦上添花,错了无伤大雅的作用。
5.买基金到底买的是什么?
买主动型基金,买行业主题基金到底买的是什么呢?
寻找工具的基金投资者买的是股票博弈的载体,相关的基金代表着投资者主观上对后市上涨板块或行业的判断。
寻找管家的基金投资者买的是基金经理的长期配置与管理能力,相关的基金代表着相较指数可控的回撤风险和长期稳定但或许不那么可观的超额收益。
基金投资,到底是买工具还是找管家,这并无绝对的对错,就像股票投资到底是侧重“股”还是侧重“票”一样,观念不同亦可取得长期成功。只不过,不管是选择哪种方式,亦或者是将两种方式稍有混合,投资者都必须建立起一套稳定的投资体系并拥有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才行。
做寻找工具式的基金投资,投资者要提升市场大势研判的能力,要提升杀伐果断的交易能力,以及通过量化分析让自己有纪律,让投资动作可重复的能力。但上述能力到底该怎么学习,如何多从市场先生和对手盘的腰包里赚钱,并没有完全清晰的路径和方法,相关的策略可能会阶段性胜率偏低。
还是那句话,投资世界的运行不以我们的主观预测为转移,预测正确是发财致富的最快捷径,但无人拥有稳定预测未来的能力,预测正确的那个人未必有重仓配置。优秀的工具基金投资者,能在超额收益与均值回归的博弈中获胜,并将扣除了均值回归后的超额收益积少成多。失败的工具基金投资者,则是后知后觉,犹犹豫豫,在超额收益与均值回归的博弈中失败。从长期看,失败的工具投资者会浪费时间价值,丧失非博弈式的静态投资收益获取。
每一种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投资的世界里不能全都要。
再看找管家式的基金投资,从短期来看,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很少能成为短期的焦点,但在三年五载过去之后,我们会发现部分管家式的基金也位列长期投资收益率排行榜的前列。而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因公募基金诞生初期,工具型的基金不足,成立以来收获10倍以上涨幅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20%的,也多为管家式的基金。
短期业绩平淡的基金不等于长期平淡,短期赚不到受益于市场风格上涨的基金,也避免了火热风格归于沉寂式的均值回归行情。选择管家式的基金投资模式,也很符合基金投资让我们的人生更自由的初衷。
今年以来的FOF收益率TOP20
做好管家式的基金投资,也要求基金投资者会探索、懂配置。普通基金投资者没有时间像发烧友一样深挖基金公司的产品线,但FOF可以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投资线索,或者干脆就选择FOF做间接之间接的投资。不要看不上平平无奇的中等收益率,基金投资中任何长期中等的收益率匹配大资金一定能解决或改善我们的财务问题。
结语:从实践出发,探索并升级体系
对于正在探索自己基金投资体系的朋友来说,到底选择哪一种模式,还是要在尝试与对比中寻找答案。切勿在尝试的初期,选择了一条路就堵塞了另一条路,设置对照组非常重要。劝说别人,给人讲长期投资的道理并不管用,诉诸利益才管用。道理讲一堆,不如拥有个对照组,让偏好交易的朋友看看,相关的基金没交易就长期拿着了又会怎样。
选择了管家式路线,但又眼馋工具式路线的理论高收益,不必心痒痒一味逆人性,用点小钱去试一试,感受一下研判市场大势的困难,与交易决策的不易,体会个中的辛苦与盈利路径的不同。
不管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不管我们是完全纯粹还是折中调和,形成稳定的投资体系,约束好我们的投资情绪都是长期重要的任务。愿每一笔基金投资都有理有据,愿每一笔投资之前我们都想好前路的困难与曲折,愿我们因基金投资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