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章是本人阅读《图解资本论》时所做的笔记。
工人的劳动过程分为两种因素:人的因素(劳动力)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这两种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因其转移到产品上而得以保存,这种转移是生产资料在转化为产品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以劳动为媒介的。工人因为创造新的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这种旧价值的保存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的同一次劳动中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是通过工人劳动的二重性来实现的。在同一时间内,就劳动了二重性属性来说,必然一方面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保存或转移价值。
工人只有通过具体劳动才能把劳动对象变为产品,变为新的使用价值,从而使这种新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得以保存或转移,这是由于这种劳动的消耗具有特殊的有用性质。
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原因在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消耗了一定量的一般劳动。工人的劳动,就其抽象的一般属性来说,作为消耗的人类劳动力,是把新价值加到新产品之中,而就它具体的特殊有用属性来说,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从而把这些价值保存下来,因此劳动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商品的二重性。
商品的形态变化表明,价值存在于哪一种使用价值中是没有关系的。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们原有的价值量。如果生产资料没有价值可丧失,或者说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它就不可能有任何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也就是说,它只能充当使用价值,而不能充当交换价值。
实质上,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价值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种使用价值被改造成另外一种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能够再现在产品的价值中。
但是,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即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却与此不同。当工人通过他的有目的的具体劳动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工人劳动价值也被加入到了新产品中,即新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价值对另外一个价值的补偿是通过创造出新价值来实现的。
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产品的总价值超过产品的形成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就是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超过原预付资本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改变自己的价值量,被称为不变资本部分,简称为不变资本。反之,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被称为可变资本部分,简称可变资本。
资本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一个是客观因素,一个是主观因素。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一个是不变资本,一个是可变资本。他揭开了资本家赚钱的唯一途径剥削工人。
个人理解:是人(劳动力)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帮资本家赚了钱,是为可变资本。而物(生产资料)自己不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是为不变资本。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