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白酒的发展历程
白酒的起源是有争议的
,
但元朝时期从阿拉伯引进了新技术
,
大大提升了中国蒸馏酒的生产工艺
,
这是已经被公认的事实
。
在此之前
,
上至达官显贵
,
下至贩夫走卒
,
喝的都是低度发酵酒
,
以黄酒
、
米酒
、
水果酒为主
,
直到白酒才有了高度酒出现
。
和现在白酒的地位截然不同
,
从元朝到解放前
,
白酒始终是非主流
。
当时的文人墨客
,
讲究的是细斟慢品
,
对相对猛烈的白酒并不认可
,
认为太粗俗
,
主流品种还是黄酒
。
清朝时有诗为证
,
“
黄酒价贵买论升
,
白酒价贱买论斗
”
,
可见当时白酒的地位
。
这种态度一方面来自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
另一方面也和长时间里白酒的酿造技术不够成熟和稳定有关
。
解放前
,
即便是现在家喻户晓的几大名酒
,
也都产于一个个小作坊之中
,
生产条件极其有限
。
白酒之名诞生于建国后
,
酒质的提升也是在建国后经过几代酿酒人的不懈努力
,
才达到今天的水准的
。
在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
,
山西杏花村汾酒
、
贵州茅台酒
、
泸州大曲酒和陕西西凤酒被评为四大名酒
,
汾酒名列榜首
,
其中并没有五粮液
。
原因很简单
,
当时五粮液酒厂还没有成立
,
自然无法参加评选
。
泸州老窖建厂于1950年
,
茅台建厂于1951年
,
五粮液则是1952年成立
。
几大酒厂正式创建之后
,
中国白酒的生产条件和酿酒工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远远不是以前的作坊时代所能比拟
。
而且当时几大酒厂都属于国有
,
彼此之间经常进行技术交流
,
某些酒厂的产品甚至是全国征调专家集思广益的结果
。
各地基本保持了自己的传统风格
,
但在具体酿造和调酒技术上
,
相对传统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1963年
,
五粮液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评酒大会
,
这次在众多参评白酒中获得了第一名
,
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
“
国家名酒
”
称号
,
与古井贡酒
、
泸州老窖特曲
、
全兴大曲
、
茅台
、
西凤酒
、
汾酒
、
董酒一同被业界称为
“
老八大名酒
”
,
并在其后连续三届的全国评酒会中
,
蝉联了国家名优白酒金质奖章
。
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
,
白酒的发展与国力密不可分
。
1951年开始
,
白酒成为专卖品
,
纳入了计划管理
。
酒企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得到多少粮食配额
,
形成多大产能
。
1949年到1978年
,
全国白酒产量从10.8万吨增长到143.7万吨
,
年复合增长率只有9.3%
。
1977年之前
,
粮食长期处于紧缺状态
。
一方面凭借技术体系化
,
酿造工艺出众
;
另一方面单粮酒更加节省主粮
,
复合时代需要
,
泸州老窖的行业地位长期领先各家酒企
。
即便后期退下销冠王座后
,
1988年
,
泸州老窖产销量仍然是郎酒
、
剑南春
、
五粮液
、
全兴大曲四大名酒之和
。
而从1978年到1993年这段时间
,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
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与日俱增
,
对白酒的需求不断增加
。
在粮食已经不是限制性条件后
,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产能
。
期间
,
白酒的税率从60%降到30%
,
同时生产指标配额也被全面放开
。
1978年到1988年
,
全国白酒产量从143.7万吨增至468.5万吨
,
十年年复合增速高达12.5%
。
清香型白酒酿造时间短
,
产量增长快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
汾酒成为连续多年的销量冠军
。
1987年
,
汾酒营收甚至超过了白酒企业排名前十位中
,
后九位的总和
。
三大香型白酒酿造周期对比
从1994年开始
,
五粮液的多粮酒
,
在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口感的要求之际
,
不断通过价格提升和渠道强化等营销手段
,
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
之后近20年的时间里
,
一直领先白酒行业
。
五粮液是第一个销售额破百亿
,
市值破千亿的白酒企业
。
2000年时
,
五粮液的营收也超过了后十位的总和
,
是当时茅台的6倍
。
五粮液的快速发展
,
除了在产品上不断提升工艺
,
扩大产能外
,
对渠道价值的充分发掘也是重要因素
。
五粮液采用的是大商制
,
对大经销商进行充分支持
。
各区域的总代
,
不仅仅全权负责该地区五粮液的销售活动
,
还可以买断包销
,
拥有自己的独家贴牌
。
与此同时
,
五粮液还做了大量的贴牌酒
,
即第三方公司花钱购买五粮液酒厂的品牌使用权
,
然后自己负责后期的销售和管理
。
高峰期
,
五粮液的贴牌酒数以百计
,
虽然把企业的营收迅速做大
,
但严重影响了五粮液的品牌
,
在产品策略上也经常形成严重的内耗
,
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口碑
。
进入21世纪之后
,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走了完全相反的路
。
五粮液拼命做加法的时候
,
茅台则一直在做减法
,
全力打造自己高端
、
红色的国酒形象
,
并严格控制产能和销量
,
让市场长期保持饥饿状态
。
已经不缺酒的国人
,
此时需要的是品质
,
尤其是能够代表顶级社交圈层的象征产品
。
在五粮液
、
泸州老窖等浓香领导者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的同时
,
茅台的品牌形象越来越高
,
逐渐超越了行业众多对手
,
成为了中国白酒甚至是全中国各行业中唯一的奢侈品牌
。
2005年
,
贵州茅台的净利润首次超过了五粮液
。
2013年
,
借助塑化剂和打击三公消费的行业洗牌良机
,
贵州茅台又在营业收入上超越五粮液
,
成为建国后的第四代王者
,
直至今朝
。
(
关于茅台和五粮液的对比
,
后面还会有单独的篇章详细阐述
)
从上图可以看出
,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
白酒的产量总体上是持续攀升的
。
但近5年来
,
随着渠道发展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
,
行业总体产量出现了下降
,
很多地方性小品牌已经或者即将消亡
。
但对那些具有品牌
、
品质
、
产能和营销等全方位优势的酒企来说
,
这5年却是快速发展
、
量价齐升的五年
。
五粮液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
就从2016年的245.44亿和67.85亿
,
增长到了2020年的573.21亿和199.55亿
。
同期
,
依托持续性提价
,
行业的整体销售收入也保持了稳中上升的趋势
:
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
,
高端酒的占比持续提升
,
贡献了头部酒企的大部分利润
,
这对五粮液来说
,
是一个越来越有利的市场环境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