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证指数一直在2750-2840点窄幅震荡。
经历过大起大落后,很多人对于这样寡淡的行情有点熬不住,每天没事就问问昨天的消息是否有利好,明天有什么好基可以买,后天哪个基金又是热点。
再极端一点的,看见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行情,直接将高位追入的一些基金或是股票等割肉了,比如科技ETF。
哎,这些情况在新手和小白中间非常多,在他们的感受里,买基金就像买了一个刺激。
随着基金净值的上涨而兴奋、随着基金净值的下跌而懊恼。但这离理性投资的距离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看着自己投资的基金天天都在亏损,要不要现在赎回止损呢?
稍微普涨就想着减仓。
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加仓有人清仓……
其实这些问题,认为,没有绝对的答案。
不管是买入基金还是赎回基金,因为短期波动做出的决策,都是不可取的!
自从2008年上证指数冲上2700点以来距今已经有12年了。
跌破2700点的月份有62个,分布在10个年份里,2700点真不算什么活久见的事。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2700点成立的基金业绩怎么样呢?
喜哥找出了所有在市场跌破2700点成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一共555支,其中截至昨天亏损的一共17支,占比3%。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历史上任何一次2700点附近平均买入当时所有的首发基金,都是盈利的,而且收益率还算比较可观。
但同为2700点,收益却有非常大的差别,原因其实很简单,基金确实是有超额回报的。
在市场的波动过程中总会出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对于相貌,时间是把杀猪刀,对于投资,时间是熨平风险的良药。
在这个市场上活得久,才能赚得多。
同为2700点不同时期建仓“含金量”差别真的很大,在2700点附近,建仓要趁早。
在合适的时机布局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
首先拿出指数基金和买房一样的心态,多了解指数基金的本质特征。
我们在买自己第一套房子,或者计划买一套房子的时候,我们经常是手中有足够的资金,并且有良的好现金流,同时还会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等,针对房子我们还要去看地段、查开发商背景/口碑、谈价格、签合同、忙装修……千挑万选,足够了解,才能放心。
买到房以后,无论楼市是涨是跌,很多人都能淡然面对,不会轻易的将房产出手,老一辈的人,甚至可以一辈子持有这么几套房,从而为“后人栽树”。
但是面对基金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就很难做到长期持有,天天盯着看,天天心情也在过山车,看见大盘跌了,感觉不妙,卖出,看见大盘又要涨了,感觉可能来不及上车,赶紧买入。
举个实际例子:
1、基金是相对收益,公募基金不保本、不保收益,所以他是非线性型收益。即买入之后的收益率都是浮动的,可能今年是5%,明年是-10%,后年是25%。
当然,有人会问,那如果买入基金后,一直是10%、-10%、-10%怎么办?讲真,公募市场上这样的基金还真不多,由于经济存在一定的周期,股市、债市也客观存在着牛熊的周期转换,所以一只基金不会只涨不跌,也不会只跌不涨。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也有同样的趋势,尽管各单年度有涨有跌,但长期来看当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后,也意味着在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wind 统计时间:200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在2008年的下跌的有多惨,在当年布局的人,而在2009年的时候基本上大获收益。
其次,让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不要受到市场的影响。
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会恐慌;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愉悦,在这些情绪下,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非理智性行为,比如割肉或是追高买入。
市场是会将人性弱点放大的地方,而正是因为市场的不成熟和过度情绪化,会导致巨幅波动,这反倒给了理性投资者很大的机会。
最后想说的是,但从过往的历史来看,2700点布局了基金,不久后真的就是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局面,多点耐心吧。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