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到一位小伙伴的提问。
他有个现值 1000 万的房子,现在房贷还剩 500 万。
平时收入还不错,但因为大部分钱都用来还月供了,生活质量特别不满意,也存不下什么钱,整个人焦虑到飞起。问我怎么看,还咋实现财务自由?
我的看法是比较负面的。
同样是 500 万,假设有这三种用法:
1、如果这 500 万是现金,可以用来去安排投资赚取收益,按照财务自由规划一年被动收入能有 50 万左右。再加上工作收入,长期看每年可支配收入近 7 位数了。
有这样一笔收入,不管是租房,还是重新攒一笔首付再用被动收入支付月供,生活都会非常舒服,底气十足。
2、如果这 500 万变成了全款买房,就相当于去掉了被动收入,收入减半。对工作的依赖会更大,会更担心犯错、有时候不得不忍气吞声坚持过去。
但好歹有自己的一个家,也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再加上还不错的工作收入,虽然底气不足,要努力不能出错,生活质量也挺满足的。
3、但如果这 500 万变成了 1000 万的房子 + 500 万的负债呢?
房子不但不能给当下的生活做出什么贡献,还要每个月从我们的工作收入中拿出去小 3 万。最后留给我们的可支配收入就会少得可怜,可能只剩第一种情况的1/10。
我们会很焦虑,但心理的焦虑还只是其中一方面。
一笔房贷常常要持续 20~30 年,也许现在我们的收入确实刚好足够月供,但我们能保证自己在未来这么多年都不遇到问题吗?
如果工资增长停滞怎么办?如果失业怎么办?如果生大病怎么办?面对意外我们会变得非常脆弱。
拥有了 500 万,但生活却反而比没钱的时候更加焦虑和脆弱。
……
我平时常会去读一些欧美的财务自由博客,发现很多博主都会提到一句话:
不过我一直没想好这句话应该怎么表达,但后来有一天刚好在 E 大的微博里读到了一篇帖子,我觉得这个翻译挺棒的——过得比自己“应该”在的生活水平低一档。
这也是我前面给大伙举的 3 个例子。
暂时没房但有 500 万现金,能创造出 50 万的被动收入,我们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就算加上一倍的安全边际,每年假设只有 25 万也相当可观。
500 万变成房子,被动收入没有了,但彻底解决居住问题。只要工作上注意别出岔子,吃喝也不愁了。
但 500 万最终变成每个月小 3 万的月供,反过来再从工资中吃掉一大口呢?
要衡量“应该”的标准,之前有个说法,自住房子的房贷月供最理想的情况是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 1/3,极限也不要超过 1/2。
虽然年入 40、50 万是不低的收入,但以此去够着 500 万的房贷还是太勉强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应该”的范畴。
再换个角度想想,“Life below your means” 和我们之前说的“没有什么东西必须拥有”道理有点像。
人的生命时长是有上限的,为一件事儿支付的时长越多,能获得的总件数就越少。
而比“应该”的生活水平低一档,在一些事儿上支出的时长适当少一些,我们的选择却能因此更多。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