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彻底放开。央行近期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明确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
央行同时要求,各发卡行应通过该机构官网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银行在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早期信用卡利率上下限均采取央行主导的区间管理制度。央行在2016年4月15日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此前统一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实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区间管理,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这一通知实施后,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暂时对信用卡利率设置上限和下限管理,待时机成熟再全面实施市场定价,该过渡办法有利于发卡机构在过渡期内积累定价数据和经验。
随着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信用卡及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晰。央行去年曾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五十五条利率机制调整为商业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可以与客户自主协商确定存贷款利率。
近期新修订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2020 年修订版)》中除了传统的银行成员,更是新增添了特殊成员:小贷公司、消金公司等从事放贷业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组织,以及为存贷款业务提供展示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机构。从监管政策导向来看,金融借贷利率市场化是必然方向。
回归到信用卡业务,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各银行信用卡业务之间的竞争。银行为了争夺信用卡用户,带动发卡量的提升,会大打信用卡利率之战,这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信用卡的透支利率水平,对广大持卡人是一大利好。
对于各大银行的信用卡而言,基本上都有50天左右的免息期,在免息期内还款持卡人并不需要支付利息,只有当持卡人无法全额还款出现逾期后,才会产生相应的利息。据「支付百科」了解,当前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基本采取万分之五的日息计算,即测算为年化利率18.25%。
也就是说,
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的取消,对正常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信用卡透支利率的高低也不会令这部分人支付额外的利息,受到波及的主要是无法按时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
此外,信用卡很大一部分比例被用于资金周转、养卡,养卡一族利用POS机等工具偿还信用卡账单时,都是利用信用卡还款日的不同,将一张信用卡内的资金套出,用于其它信用卡的还款。
在这个过程中,持卡人以卡养卡的目的就是为了按时还款避免个人征信污点,整个行为发生在信用卡逾期之前,而信用卡透支利率则针对持卡人信用卡逾期之后,所以信用卡透支利率的调整不会对养卡产生太大变化。
按照目前多家银行关于信用卡的规定,持卡人最后还款日前没有还清信用卡账单,将要承担一定的利息,从消费当天开始按每天万分之五利息计算,按日计息按月复利。
虽然各家银行尚未公布信用卡透支的利率新标准,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实施自主定价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将是未来的方向。
银行在规避资金风险、控制信用卡坏账率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大。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由于有较强的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信用卡透支利率自主定价上相较于城商行有很大优势。
即便银行真的降低了信用卡透支利率,也不意味着持卡人可以恶意套取挪用信用卡内的资金额度,用于非消费领域。此前农行、中行、平安、中信、广发、华夏、兴业在内的多家银行,均明确表示信用卡不得用于房地产、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等领域。
并且银行可以在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同时,降低持卡人的信用卡额度,加强对信用卡虚假交易的管控,杜绝持卡人恶意透支以及非法套利的钻空子行为。
信用卡透
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预计将会减轻逾期持卡人的还款负担。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是否也会加剧信用卡老赖们来碰瓷银行,这也是银行未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后,差异化定价能力得到提升,更容易对抗消费金融公司产品和以花呗、借呗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利率。
况且与非银产品相比,信用卡的优势在于融资成本低、权益丰富,如今多重优势叠加很可能为信用卡扳回一局。
在应对民间借贷利率新规上,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定价进一步肃清金融机构与司法边界的争议,缓冲因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必然下调的压力。
同时,信用卡利率灵活变动,反而能有效应对民间借贷利率对信用卡领域的渗透。
在最高人民法院修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后,金融行业一片哗然,无论是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助贷机构,都担心4倍LPR的标准适用在自己身上。对信用卡而言,透支利率普遍高于4倍LPR,一旦利率下调,以信用卡利率为参考基准的消费金融公司、互金机构就会产生巨震。
起初,平安银行成为金融行业首家被法院一审判决依照4倍LPR计算罚息、利息等综合息费的机构,平安银行不服一审判决进行上诉,最终剧情出现反转。法院终审认为本案系金融借款纠纷,不适用民间借贷新规。
目前,多数法院在处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时,依然采用传统的两线三区标准。然而随着金融机构法诉业务的推进,业内陆续披露了法院按照民间借贷新规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给金融机构的定价和诉讼业务造成较大阻碍。
从行业角度出发,人民银行设定金融借贷设利率规则,与最高院设定的民间借贷利率双轨制并行不悖,互不干扰。《商业银行法》第38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也在首条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但是实际金融借款纠纷审判中,各地法院大量使用民间借贷的利率标准进行审判。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民间借贷年利率标准24%作为界限审查金融借贷的利率上限。
参照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对信用卡业务利率进行审查成为司法审判一个较为通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法院审核时将透支利息、违约金等统一作为利率来计算利息。退一步讲,现在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取消后,即使面对民间借贷利率渗透压力,信用卡也能在资金优势下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利率,平衡司法与市场之间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