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到央行开出的天价罚单一年之后,商银信支付疑似仍未上缴,对于商银信而言,不缴纳罚款也为明年的支付牌照续展增加了变数。
近日,企查查信息显示,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再次成为被执行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于5月28日立案,执行标的1.159亿元,该案件的最新审理程序显示为首次执行。
1.159亿元的执行标的,与去年商银信被央行罚没的数字完全相同,此次被法院立案,极有可能是因为商银信支付迟迟没有上缴罚款所致。
01
创罚单记录
去年4月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商银信支付因16项业务违规,被央行没收违法所得5009.09万元,处罚款6588.69万元,合计罚没1.1597亿元。
16项违规行为中,涉及了挪用备付金、为非法集资平台直接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违反T+0资金结算服务管理规定等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可以说商银信的天价罚单领的并不冤。
商银信的1.159亿罚单,也是支付机构目前的最高处罚记录,16项违规行为也揭露了商银信支付的真实业务情况,相比进行整改,缴纳罚金对商银信的影响也很大。
除了被中国人民银行处罚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样没有对商银信支付手软,去年11月份,商银信支付因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处2900000元人民币罚款。
仅仅半年时间,商银信支付被两大监管机构处罚,一方面说明了商银信支付此前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管也在通过加大处罚的措施,来杜绝支付机构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形。
支付机构被罚后,通常会积极地上缴罚款,从以往支付机构被罚的记录来看,无论是千万级别罚单还是几十万的罚单,很少会出现支付机构拖欠一年不上缴的情况。
此次商银信支付因未缴纳罚款而被法院立案,在支付行业中也开辟了先河。商银信支付现在的处境,也许并不是抗拒对央行的处罚,而是真的没钱了。
02
巨额债务缠身
在被央行处罚之前,商银信支付就曾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23646272元(1.23亿元),过往的经历也表明,商银信已经不是头一次未履行还款义务。
更早之前,商银信支付在2016年与2017年两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失信行为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商银信法定代表人林耀也多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或关联企业失信被限制高消费,作为失信的常客,商银信支付及其法定代表人林耀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
在母公司Wirecard暴雷后,商银信支付失去了可以摆脱困境的一条通道,原本8070万美元的收购价格也无法到手,Wirecard的财务造假丑闻,使商银信的出售计划落空了。
2019年11月,曾有消息传出德国支付巨头Wirecard将以至多807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商银信股份,收购完成后Wirecard将持股80%,然而这一切随着Wirecard的破产戛然而止。
央行开出的罚单加上此前所欠的债务,商银信支付累计背负超过两亿元的欠款,仅仅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偿还所欠欠款恐怕难度不小,资金窟窿的压力下,也许商银信支付需要寻找下一个接盘侠。
据了解,商银信支付持有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北京市、广东省、青海省)、互联网支付(全国)两张支付牌照,牌照有效期至2022年6月份,还有一年将迎来到期续展。
今年1月份,商银信支付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
除了商银信支付总部外,商银信支付多家分公司也被列入经营异常,包括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三家分公司登记的场所均无法联系。
分公司频频失联,母公司遭遇破产,债务缠身的商银信财务状况堪忧,天价罚单如果不能缴纳,明年的支付牌照续展或许也不会太顺利。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