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聊天,说起了保险。
大家一致同意,在第一次投保时,很多人第一步就被
「健康告知」
卡住了。
究竟什么是健康告知?
为什么要做健康告知?
怎么做健康告知才是正确的?
智能核保、人工核保是什么?
有过网上投保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你点击“立即投保”时,通常都会跳出一份比较长的“健康告知”提示。
为什么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要我们确认这样一份复杂的“健康告知”呢?
这里,我们用
一个盘子的故事
来给你介绍一个叫做
「核保」
的概念,你就清楚了。
100个学徒工来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学习厨艺,他们薪水不高,一年只有几百块。
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非常名贵,如果谁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盘子,那么就要赔1000块,还可能会被开除。
号召大家每人拿出50块钱保证金集中起来,
以后无论谁打碎了盘子,就用这钱来赔偿。
一般来说,100个学徒一整年大概打碎3、4个盘子。但是呢,其中有1个学徒特别粗心,光他一个人,每年都要打碎一个。
既然这个人打碎盘子的概率那么高,每年都要占用大家筹集的钱,于是决定,不让他参加这个计划了。
保险公司也是这样的,向每个人
(学徒)
收的保费
(保证金)
并不高,一旦有人生病
(打碎盘子)
,就会赔付较高的保额
(赔偿打碎盘子的钱)
。但如果有人健康状况不佳
(粗心的学徒)
,得病
(打碎盘子)
的概率就比一般人高很多,那么保险公司本着风险控制的目的,也会拒保
(不让他参加)
。
所以,基于上述考量,投保前,保险公司都会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进行审核,这个审核的过程就是
核保
。
审核时,保险公司有时候需要了解我们的个人情况,比如,你从事的职业、你的年龄等情况,而最重要的核保因素,就是通过“健康告知”了解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在网上都是我自己填信息。如果故意隐瞒某些疾病会怎么样呢?好像也能正常投保啊。”
甚至有些不专业的销售人员,会忽视你的健康情况,让你直接投保。
如果投保人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
有权解除合同
;或是
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如果我们在事前就违反了合同约定,没有做到如实告知,理赔时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可能交了保费,最后发生风险了却得不到理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健康告知的原因。
耐下心来,把告知内容一条条过一遍。在事前做好准备,日后理赔时也会更顺利。
“我需要把我过去的医疗记录都列出来吗?上月前的发烧、5年前的摔伤检查,都要和保险公司一一说明吗?”
“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情况,需要先做一下详细的体检再投保吗?”
为了方便大家投保,国内保险产品的健康告知,遵循的是
询问告知原则
。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必把有关身体状况的任何信息都告诉保险公司。只需要基于现有的医疗、诊断、体检记录情况,回答健康告知中提到的问题,没提到的话就不用回答,可以正常进行投保。
32岁的小张,患有轻度的高血压,属于 Ⅰ 级范围。
他在投保某款寿险时,就陷入了纠结:健康告知中就在询问他是否患有高血压;但后面有个括号注明,是Ⅱ 级以上。
那他 Ⅰ 级高血压到底能不能通过?需要不需要告知保险公司这件事?
小张虽然患有高血压,但严重程度没有达到“健康告知”中询问的情况。所以小张,不需要告知保险公司,可以正常投保。
再比如,健康告知提到“一年以内有住院记录不可投保”,假如你确实住过院,不过时间是在一年之前,那也可以放心买。
如果你仔细检查后,没有发现不符合的项目,那么恭喜你,可以按照标准情况顺利投保了。
所以,
买保险前不建议做体检
,因为体检就可能查询出来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那如果你发现,某一项不符合要求,那是不是就不能买保险了呢?
其实即使到这一步,你也不用特别担心。目前线上的保险,为了节约人工审核的成本,保险公司会先设置一条相对严格的标准,把满足标准条件的客户筛出来,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这个问题啊,那就要用到「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了。
智能核保,就是在健康告知不符合的情况下,通过回答保险公司线上的一套
标准化问卷
来快速知道核保的结论。
以
甲状腺结节
来说,智能核保问卷就会问结节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晰,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因为每家保险公司的智能核保系统的问卷和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就有可能发生同一种疾病会导致不同的核保结论。
比如A家保险公司是责任除外,B家是加费,C家是标体投保。

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初步的判断,可以选择对我们最为有利的一家投保。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智能核保,如果你发现直接显示健告过不去,无法进智能核保的话,就说明这款产品不支持智能核保哦。

智能核保虽然很方便,但下面这两种情况下智能核保是没办法起作用的:
2.智能核保能够覆盖的疾病或健康异常是有限的,保险公司出于风险的控制,更多的疾病需要进行人工核保确认,同样也无法通过智能核保完成
有些保险支持线上直接核保,有些需要联系保险公司,发邮件核保。
智能核保因为都是标准化的流程,所以相对来说没有人工核保灵活。
如果我们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被责任除外或加费,可以尝试人工核保或者分别尝试多几家保险公司来获取更好的选择。
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是要理性的进行分析,相比于拒保或人工核保留下记录来看,加费或者责任除外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