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网
牧野网

买了重疾险到期都没出险,是不是白买了?

admin 1745 0
重疾险是保障型保险中非常复杂的一种,所以很多朋友在选择时常常会选择困难。
就拿身故保障来说,选不选身故责任?选身故赔保额还是身故赔保费?
在之前的留言中也有很多朋友表达了这种纠结。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 重疾险究竟有没有必要附加身故责任。
主要内容如下:
  • 买重疾险,身故会怎么赔?

  • 是否附加身故,区别在哪?

  • 身故责任,究竟要不要加?


买了重疾险到期都没出险,是不是白买了?-第1张图片-牧野网
买重疾险,身故会怎么赔?
目前市场市场上的重疾险,身故责任不太一样。
即使是同一款产品,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身故责任。
大致可以把重疾的身故责任分为3种:

  • 有身故责任,赔付保额:如果没出险就身故了,赔付保额。很多线下产品都是这样。


  • 有身故责任,赔付保费:如果不幸身故,可以领回已交保费,就相当于是“返本”。比如前行无忧、健康保2.0、康惠保旗舰版等。


  • 无身故责任,赔现金价值:这类消费型重疾险在身故时是不赔付保额/保费的,比如超级玛丽2020Max,无忧人生2020、钢铁战士1号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身故责任并不意味着没出险,保费就全打水漂了。 根据保险法,投保人可以通过退保拿回现金价值。
所以,在保障期间身体健康没有出险,保险也不会白买。


是否附加身故,区别在哪?
1.赔付范围
不含身故责任的消费型重疾险, 通常只含疾病保障,只有在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才可以获得赔付。
含身故责任的储蓄型重疾险, 不论返保费或返保额,都是既含疾病保障,也含身故保障。

不论被保人是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还是身故,都可以获得保额的赔付。
2.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简单来说就是退保的时候能够退回的金额。
先来对比一下 身故赔现价和身故赔保费 的区别。
举个例子,30岁男性投保50万健康保2.0,选择不同的身故保障:


可以看到, 这两者只是身故责任不同,总保费却相差了19%。
为了更直观,我把这两种情况每年身故的赔付情况做成了图表:


可以看到,身故赔保费的现金价值会随着每年缴费而上涨,在30年后稳定在19.25万。
而身故赔现价则是前期增加,在78岁达到最大值,18.02万,之后降至0。
考虑到我国目前人均寿命在77岁左右,如果在这个时候身故并退保,可以拿回18万,甚至比我们交的总保费15.59万还要高。
再来看看 身故赔现价和身故赔保额 的区别。


以钢铁战士1号为例,同样的30岁男性,50万保额,交30年保终身,

身故赔保额的现金价值是持续上涨的,最后趋近于保额。
在81岁左右时,身故赔保额的现价是不附加身故的2倍。


身故赔保额,有什么不足?
对于身故责任,尤其是身故赔保额,是线下重疾险的主流。
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 不论是得重疾,还是身故,都可以得到一笔保额。
这笔钱如果自己无福消受,也可以留给子女,算作一种财富传承。
但身故赔保额是有不足的:
1.重疾和身故共享保额
简单来说,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不会同时享受重疾保障和身故保障。
如果罹患重疾,得到重疾理赔后,合同终止,以后身故也不会再赔。如果没罹患重疾,先身故,那也只能拿到身故保险金。
比如小A投保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等待期后查出癌症晚期,没多久就不幸去世了,只能拿50万重疾保额,身故不会再赔。如果小A等待期后身故,也是只会赔付身故金。
在重疾保额等于身故保额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只赔付一次的, 要么重大疾病赔付,要么身故赔付,赔付完则合同终止。
当然, 很多线下重疾险会将身故保额调高1万,高于重疾保额, 比如50万重疾,51万的身故保额。这种情况下,
如果身故,直接赔付最高保额,也就是51万;
如果先得疾病,然后身故,保险公司会赔付2次,第一次重疾50万,第二次身故为51万-50万,也就是1万。
看起来能获得更多的保障,但其实并没有“薅羊毛”的可能。
2.相同预算,保额更低
对于工薪家庭来说,在家庭保障方面的预算并不会非常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如果按一个全员工作的三口之家来算,可支配的年收入在9万元左右。根据“双十原则”,预算在9000元左右。


如果选身故赔保额,50万保额的钢铁战士1号就已经需要8000元,极大的占用了预算空间。
所以, 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想要选择身故赔保额,就要考虑降低保额。 可以通过下面的这3套方案来理解:


方案一是身故赔保额,方案二是身故赔现价。
很明显,在预算区别不大的情况下,方案二的重疾、中症、轻症保额分别高出15万、9万和6万,这在我们生病急需用钱时,是非常有用且重要的。
也就是说,赔现价的情况下,可以花同样的钱做高保额。
当然,考虑到重疾险保障的是患疾病后的医疗费用,以及患病期间无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可以单独投保一份寿险来覆盖身故风险,也就是方案三。

方案三的总保费没有增加很多,但如果投保人罹患重疾且在60岁前身故,可以得到75万+50万=125万的理赔金(钢铁战士1号60周岁前患重疾额外赔付50%保额)。
而方案二,虽然重疾和身故都是保终身的,但是只能赔一次。
我经常和大家说, 买保险要优先保额。

如果保额太低,是起不到转移风险的作用的。
如果预算不多,优先选择保定期的消费型重疾险,覆盖最主要年龄段的疾病风险。等到以后收入上涨,可以再加保。


身故责任,究竟要不要加?
事实上, 重疾险的本质是为了弥补疾病期间收入的损失,不仅仅是治疗费用。
通过理赔金,被保人可以安心的治疗、恢复,不必太过担心经济来源的问题,这也是最初重疾险诞生的原因。
所以,虽然不附加身故的性价比更高,但究竟 是否附加身故责任,最主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
如果预算不足,首选消费型重疾险, 同样的预算,可以买到更高的保额,杠杆更高。
如果预算充足,或者是没有储蓄习惯,附加身故责任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论身故还是疾病都可以赔付,更安心。

最后
买保险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障。 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毕竟,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今天分析的3种身故保障类型,并不是要对比它们的优劣,只是希望大家在对重疾产品的本质有更多的思考。
具体选什么产品,附加什么责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见仁见智。
了解自身需求,并对各类型产品有一定的了解,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就好了。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