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写的文章是关于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阳光电源。
公司以光伏变压器为核心,发展成为光伏变压器龙头。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浮体、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新能源电站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核心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国内市占率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国外市占率15%左右,产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过多次的大奖,得到很多国际国内行业类认可,根据BNEF的2019年和2020年组件与逆变器融资价值报告中的排名。阳光电源也是连续两年在可融资方面位列全球第一,是全球唯一具备100%融资价值的逆变品牌,进一步的说明在投资方心里对品牌度的认可。
研发实力:截至2019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权1232项,其中发明477件、实用新型655件、外观设计100件,并且依托领先的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动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优化,已先后组织起草了多项中国国家标准,与同行企业相比,阳光电源专利数目遥遥领先,充分证明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销售及服务渠道,产品齐全,是行业内唯一覆盖四种逆变器的企业:公司逆变器覆盖户用、组串式、集中式和集散式四种类型,全面满足光伏组件,电网并网要求,目前已经在全球设计了20多个分公司,5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在海外印度设立了生产基地,产品销量达到了60多个国家。
阳光电源的运营模式直销模式,以技术创新推进平价上网。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技术引领,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因地制宜打造高效能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光伏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对于阳光电源目前业务爆发最有看头点,我认为一个是储能系统,一个新能源系统。
能源转型是各经济体实现长期碳排放目标的必经之路。而储能是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政策方面,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提出长期“碳中和”目标,减排已成全球共识。
目前的情况当中,化石能源依然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2019年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高达85%,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仅为10%。GJ要想205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28.8%,那时间紧,任务重。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测算,为实现减排目标,205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需从目前的不到20%提升至接近50%。另一方面,在电力装机结构中,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火电装机。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约为26%,未来这一比例需提升至70%乃至更高,全球电气化率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仍需大幅提升。
与石油、煤炭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电力的生产与消费需要同时进行,能量无法直接以电能的形式进行储存。因此,当发电端的输出与用电端的负载不匹配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将面临挑战,此时就需要储能系统通过充电或者放电的形式进行调节,储能也就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必需环节。
仅靠可再生能源自身难以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装机的彻底取代。近年来,全球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占比与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对电力体系的冲击也愈加明显。因此,“可再生能源+储能”才是未来的终极解决方案,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而在近期的政策实施下,各地区已经下发文件,其中青海省发改革试行,具有很好的示范如下:
短期内国内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收益来源较为有限,预计强制配套将成为过渡性的手段,长期来看,“十四五”期间国内电力市场化的进程将持续推进,储能成本在电力体系各环节中的传导将更为顺畅,有国家政策扶持推进,推进速度也会加快,最终储能投资将由“外部因素推动”向“自身经济性驱动”转变。
根据CNESA的数据,2018年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装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在国内新投运的项目中,阳光电源的储能变流器排名前五,公司的储能业务海外占比较高,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公司正在将海外成熟的储能应用技术和经验逐步向国内移植和嫁接。根据公司2019年半年报,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深度参与的全球重大储能系统集成项目超过800个。
从储能的业务数据,2017年到2019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政策对于新能源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而且储能也是新能源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必然会对储能系统供应加大,带来的营收也会加大。
综合上述,公司已经属于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随着2050年碳中和的愿景,未来更多的侧重点会是发展可持续能源,光伏,风能都是属于可再生系列,在这方面公司已经有领先的布局,前景是不错的,未来的重点业务增长点,看好三个点,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系统,重点是储能系统这个增长点应该是会有一个爆发期。
公司财务指标我看了下ROE直接是负值,如果不大于15%我是直接PASS的,就算前景再好,也不会碰。
再看杠杆系数,每年都是飙升,财务的风险会加大,需要分析是有息还是无息账款。
公司短期借款占比很大,长期负债不多,但是货币资金长年不多,短期借款主要是应付账款及票据,这部分基本是无息账款,说明公司对上游存在一定掌控权利,有议价能力。
再看看净利润指标,连续好几年都是不赚钱,净利润亏损,导致ROE也是负值。
综合以上财务数据,这家公司暂时不考虑,不符合我的选股,前景很好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等待符合我的选股条件再进也不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