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网络上搜索35岁这个关键字,出现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焦虑”,“离职”,“危机”等等字眼。
这确实是社会现状,在大部分职业里,年资和竞争力是呈反比的,作为老板,谁不希望招一些愿意加班拼命干活,不会用各种家庭理由请假,工资又低的年轻人呢?
于是乎,诞生了“35岁现象”这样的名词,很多文章都不禁让人产生焦虑。那焦虑的到底是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政府的强制退休年龄设定在35岁,之后不可以工作,但每个月有退休金,不说大富大贵,基本生活无忧,我想问,你会不会因此而焦虑?
肯定不会啊!巴不得呢?对不对?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赶在35岁之前去国企体制内,用“未来或许有、但谁不不保证的高收入”,换取一份“未来肯定不高,但绝对稳定的”工作。
你看,我们在焦虑啥呢?很简单,就是未来收入不稳定呗。还不是担心万一失业或者不再像之前那样高收入后,没钱供房贷、车贷、供自己的孩子上学、赡养老人,以及未来的退休金吗?
想明白这点,那解决焦虑这事儿,就应该有办法。在职场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当然是必须的事儿,但确实,这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如今社会对于中年职场人就是不友善。那我们能控制啥?就是想想有没有办法打理自己的钱,让它能替我们产生稳定收入呀。
那你可能会问:要多少钱才能不焦虑呢?100万,够不够?200万?这不是答案。除非这个数字达到正常人无法企及,否则都会有一个“会不会坐吃山空”的焦虑感。那怎么办?我们应该算这些资产每年能产生多少实打实的现金收入。
能给我们产生安全感的不是资产额,而是每年的现金流入。这个金饭碗是自己打造的,那样最安心。
咱们举个例子,你体会一下哪一种方式会让你觉得更安全。
第一种,咱们投资了500万在某些股票上,明年可能会上涨20%,也就是100万,也可能会下跌10%,也就是亏50万。我们每年固定开销30万。你觉得有这500万,能不能让你安心不再工作?
第二种,咱们同样投资了500万,明年稳定给我们大约35万的被动收入,还不用交税喔,除去30万的固定开销,还有5万的剩余可以再做投资或者零用。并且,之后每年的被动收入大概率还可能随着通胀逐步上涨。在考虑失业风险时,还会不会对极度焦虑?
就是我这两年疫情情况下思考的。一直以来,我自己用的都是第一种资本增值的方式,毕竟当时觉得自己还年轻,干嘛要像老年人那样保守?回顾历史,无论美股还是A股,投资指数基金年化回报都有接近9%呢!就算有被动现金流,还不是要再投资?何必呢?
可在疫情期间,收入真的受到影响,并且股票也遇到下跌时,就不能淡定了。
没错,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率确实长期9%,但并不是每年固定增长9%。今年美股大牛市上涨20%,但明年就可能下跌15%喔!如果股市下跌,又不巧失去了工作收入,需要靠“卖股票”来维持生计,你觉得会不会“坐吃山空”?一旦我们觉得自己在动用本金,而不是投资收益的时候,亏损的感觉会让我们心如刀割。
于是我转而想:如果我先建立稳定的被动现金流,然后把剩余资产再做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那样是不是会更加安心?
首先保证被动现金流能够涵盖大部分家庭开支,万一没有了工作收入,依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最多就是节省一点,那样焦虑感不就立刻下降了?
于是我开始重新配置自己的资产组合,更加看重长期稳定的股息派发和基金分红派发,每一笔投入都能用“每年能产生多少被动收入”来计算。
放弃长期资本增值,转而换取每年稳定现金流回报,从理性上,未必是一个最优选择,特别是现在还不到40岁的年轻,有大把复利增值的时间。可是,从感性上,让自己“不焦虑”,这难道不是更重要的目标吗?
我们投资理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财富不断累积,还是给家人和自己更加安定的生活?我的选择是后者,所以,我选择现金流投资。它不是一个对所有人适用的方式,比如公务员和体制内有铁饭碗的,恐怕就并不需要。但对于其他担忧“35岁现象”的朋友们而言,这个是恰当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心态放平和后,反而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职业的挑战。因为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怕啥,反正我还有稳定的被动收入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