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又”,是因为2019年的冠军基,2020年业绩依旧不错。
2019年的冠军基金——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当年涨幅为121.69%,第二年也就是2020年该基金涨66.15%,这个收益大约排在前20%。并没有所谓的“冠军基金魔咒”。直到今年以来,涨幅为11.65%,这个收益也算凑合中游偏上。
2020年的冠军基金——赵诣管理的农银工业4.0混合,去年全年涨166.57%。今年以来涨37.82%。这个收益排在前2.96%。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业绩上,都十分亮眼。
截止到2季度末,赵诣管理4只基金,总计规模298.76亿。放在去年2季度,赵诣管理的规模不过9.99亿。规模涨了近30倍。其实规模激增最大的,是他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农银新能源主题混合。该基金去年2季度规模2.23亿,今年2季度末规模199.01亿。
从农银新能源主题的前十大重仓来看,清一色的新能源股票。包括了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锂电池上游材料赣锋锂业、天赐材料、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等热门股票。剩下的几只,也都是这波新能源风口的炙手可热的股票。
(来源:基金2季度季报)
我们再往前翻,2017年的冠军基金——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当时的基金经理是林鹏,但后来林鹏奔私了。后继者基本还延续着之前的风格。东方红以价值投资风格著称,随后经历了单边下挫的2018年,还有成长风格主导的2019年、2020年。从这四个年度看,业绩上除了2018年基本还凑合。
坊间流传的“冠军基金魔咒”,连续两年被打破。如果2019年或是2020年分别买入冠军基金,第二年收益也很不错。
冠军基金魔咒,大概是说当年的冠军基金,第二年业绩上就会泯然众人,甚至是倒数。但偏偏这两年,就打破了这个“常识”性的认知。
市场错了?还是经验错了?
之所以成为冠军基金,基本上只重仓了单一行业,而这个行业就是当年的风口。冠军基金称号得来的同时,也伴随而来的就是规模的激增,这给基金经理管理上带来不少的挑战。很凑巧的是,这两年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导致冠军基金按照继续的策略,仍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今年以来,涨幅超过80%以上的有5只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长城行业轮动混合。八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涨幅可能说2021年,又是公募基金的大年。不到最后一刻,很难预测今年的冠军鹿死谁手。但这排在前面的这几只基金,纷纷限购。
说是公募基金的大年,也就是对了一半。今年的基金业绩分化也比较严重,凡是买了新能源股票的基本业绩不会太差。一些死守价值投资策略的,一直被重锤,业绩也有啥起色。甚至市场上,一些声音开始怀疑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操作。甚至还有私募基金的客户,“豪言”基金经理,不买新能源我就赎回产品。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炒股,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市场是有意思的,就是让你无法琢磨。即便是大多数认为的“常识”,也可能不赚,这也许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