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行情极度分化,去年还处在高光时候的大消费,到了今年好像集体被市场遗忘了,连茅台都止不住的下跌,所长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张特别搞笑的图。
前后也就不到一年时间,茅台的股价几乎没有变化,去年9月说茅台被严重低估,今年7月就是严重高估。
啧啧啧,连茅帝都止不住的跌,其余的大消费命运可想而知,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金龙鱼。金龙鱼自今年一月达到145元高位后一路跌到现在,已然腰斩。
金龙鱼的逻辑还在嘛?是市场的错杀还是底层逻辑真的出了问题?正好,前不久金龙鱼公布了自己的半年报,咱们一起来看看。
01
2021年半年报简评
金龙鱼的这份半年报,初看确实比较糟糕,营收 1032 亿,同比+18.7%,归母净利 29.70 亿,同比-1.2%,初一看,好像金龙鱼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其实,是正常的,还记得咱们之前讲金龙鱼的时候说过啥嘛?
咱们看上图,公司利润在2016-2017年波动巨大,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之后,2018、2019不论营收还是利润基本都趴在地上不动,2020年两者都又有一个较大幅度提升。
之所以造成金龙鱼业绩起伏如此之大,并且一点也不连贯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核心产品——油,属于政府严管控,经常被国家出手管控食用油的价格,这个刚需到了极致的特点决定,金龙鱼自主提价空间有限,只能薄利多销。
所有公司的毛利一直较低,只能在10%左右徘徊,一旦上游的原材料有什么风吹草动,比如,榨油的豆子涨价了、汇率波动大了,公司的利润就会大起大落。
造成公司本次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也就明朗了,不难发现,公司的主要原料,不论大豆也好、豆粕也罢,近段时间价格都大幅上涨。
虽然,金龙鱼也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但也不敢让价格提价幅度和原料一般(大豆半年时间价格涨了一倍)。
不过嘛,在之前的文章里咱们也讲过,为了规避原材料、汇率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一般大点的油企都会有金融衍生品团队,进行套期保值,但是期货这玩意儿吧,风险也是极大的,一个操作失误,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公司2016年的利润下滑这么严重,就是因为期货团队操作失误,其实也没有失误太多,金额看似很大,但占公司的营收也就两个点而已,但看看公司3个点左右的净利率。。。。嗯,半点都错不起呀!(下图红色数字表示亏损,黑色是盈利)
至于今年上半年,其实就是重演了公司2016年的故事而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8.16 亿元,投资收益-18.77 亿元。
如果把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加回去,金龙鱼的这份半年报就变成了:扣非归母净利 39.12 亿元,同比 36.6%。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要是看空金龙鱼这份半年报的朋友,那是因为,你压根就不懂金龙鱼,压根就不了解别人,也许,在不少朋友看来,金龙鱼这个钱挣得非常辛苦,一不留神就能全部打倒(原材料波动剧烈),但所长想说的是,这恰恰是金龙鱼最最最核心的护城河!
02
金龙鱼的核心逻辑
消费行业近段时间受压制较严重,除了整体大行情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新国货出现,让许多曾经的消费龙头地位不稳了。
咱们过去耳熟能详的消费品巨头们,要总结一下,核心优势就三条:一是大规模制造造就的成本优势,以低价挤压对手;二是多年经营换来的如毛细血管般密集的渠道优势,让自家产品随处可见;三便是在有钱,可以在电视、报纸等大众注意力最聚焦的地方投放广告。
然而到了当下,很多消费细分行业的传统优势开始没了。
大家发现没有,当下的很多“新国货”,压根就不是主打“便宜”,走的就是高毛利路线,因为毛利高,所以可以把制造环节包出去,因为毛利高,所以可以请一大批明星、KOL代言,可以给头部主播大把分成;因为大众的注意力十分分散,根本不存在广告密集投放的玩法。
现在新快消品牌常见的套路是:首先,在小红书上找一些头部、中部KOL写科普文,给新产品推广宣传,激发爱尝鲜的小白鼠用户,奠定口碑基础;然后,请流量明星代言,激发粉丝购买和使用;接下来,就是把产品放上直播间去,让头部主播和明星同框,明星带流量,主播来带货;最后就是在线上全面铺开。
要是这么一个套路打下来不错,再开始补线下的渠道甚至自建工厂。
典型如元气森林、完美日记、钟薛高等等,都是这么起来的。
看看新品牌们的玩法,和传统品牌们可以说完全反过来,而且,过去市场都认为,消费升级对传统消费龙头是好事,然而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如此。消费升级一改过去一家独大,变成了“去中心化”,升级了的消费者更喜欢尝试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的新品牌,比如,伊利旗下有所有的奶制品,有酸奶、有牛奶、有低温、有常温、有奶酪有雪糕有奶粉。
现在,雪糕有18块钱一根的钟薛高、奶酪有6块钱一支的奶酪博士奶酪棒(30一袋,一袋5根)、酸奶有18块8一盒的三倍牛乳乐纯......啧啧啧啧啧。
去超市逛一圈,不难发现,以前货架上翻来覆去就那么些厂家,零食品种也有限,现在?数都数不清....没几天就又冒出来一个“网红品牌”。
即便是巴菲特让人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现在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小,打败可口可乐的,从来不会是百事可乐,只会是“元气森林”、“蜜雪冰城”们。
于是,消费市场变得有些让人摸不透了……
不过,有一些消费品却是例外,比如,具备独特工艺、持续品牌溢价的高端白酒;比如,被国家高度管控、毛利低到爆炸、几乎没有人想进来,进来也会亏得底掉的米面油;比如,创新空间有限,任凭你想破脑袋也没法翻出花来的调味品、榨菜、矿泉水....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知道,为什么白酒、调味品们一直YYDS了么???
至于金龙鱼,看似利润太低,一个不小心就大起大落,但这恰恰是公司在行业屹立不倒的核心所在。10年后、20年后可能咱们现在看到的市面上很多消费品企业都会凉凉,但所长可以和大家打赌,10年后、20年后,金龙鱼大概率还在,而且还是龙头。
尤其是,在大家利润都如此微薄的情况下,产品如此同质化的情况下,金龙鱼还能在各方面做到市占率第一,着实不易!
不过,可能又有朋友要说了,公司是老大,甩后面的企业很大一截没有错,但这也侧面说明,公司是不是撞到天花板了???
答案是,早得很...
看到上图大家发现了吧,其实,就C端用油来说,绝大部分的家庭现在都还在吃散油,超市里卖的桶装油,实际是整个市场中的极少数,这从某种程度上就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认为金龙鱼增长空间不大的认知。
更何况,除了C端,B端用油近些年更是一个增长大趋势,近些年金龙鱼的B端虽然增长迅速,但截至2020年,B端和C端的收入也就基本持平,按上图来看,其实B端是一个比C端大得多的市场。
因此,现在说金龙鱼天花板论,还为时尚早。
03
金龙鱼,看似今年半年报增收不增利,但其实同样的故事早在2016年就上演过了,看似是公司发展遇到瓶颈,实则是食用油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周期。
对于这种带点周期性质的公司如何去看?所长认为,抓大放小即可,如果公司离天花板还很远、增长空间还较大同时自身的地位又十分稳固,后来者难以颠覆其领导地位,那么就不用惧怕周期,如果跌得很猛,然而对投资者来说是个机会。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