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写到通过基金分红来获取稳定的被动收入常会有小伙伴问,“基金分红不是左手倒右手,并不创造价值吗?”
就这个问题来专门写一篇。
首先,大伙所说的「左手倒右手」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今年 3 月富国天惠分红的时候我举过一个例子: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左手倒右手,所以关于分红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分红以前的基金/股票是一棵长满苹果的果树,分红以后则是苹果落到地上,分红过程并不创造财富。
但是这个比喻还有个后半句,等到第二年,苹果树又会结满新的果实。
……
先来说股票的分红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收到的红利实际上来自上市公司当年经营的利润,买了股票我们就是股东,要分享公司经营成果。
股票分红以后公司账上的资金会变少,所以公司的价值也就下降了,我们前面持有的 10000 元股票就要减去分掉的 400 元。
但重点在于,分红分掉了公司赚到的钱,但不会影响公司赚钱的能力。后面一年公司又会通过经营赚到钱,然后再分红,就像第二年苹果树重新结果。
而基金分红和这个很类似。
上次我写过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回答,基金分红的资产来自持有股票的股息和基金经理卖出盈利股票的收益 blabla……
这次我想写简单一点。
我们完全可以把基金看做一家公司的股票,而基金经理就是管理这家公司的经理人,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炒股赚钱。
而我们分到的红利,就是这家“公司”的“经营利润”,道理是一致的。
创造财富的不是分红这个过程,而是分红资金的来源,但分红把他们变成了可以支取的现金。
……
但这就又有个问题,分红以后基金会变少,自己卖出基金也会变少。那为什么要选分红而不是自己卖出呢?
我来举个例子,假设现在基金持有两类股票,一类是相对低估的,一类是相对高估的。
如果分红的话,基金经理就可以选择卖出高估的股票来分红,但不影响持有低估的投资。
但如果是我们自行卖出基金来获得现金,就相当于同时无差别卖出了高估和低估的资产。
这在下跌行情中会更加明显,通过分红获取收入相比之下更不“伤本儿”。这相当于基金经理亲自帮我们规划出了哪些钱可以支取并且不影响长期收益,这比我们自己纠结要舒服得多。
所以从被动收入的角度,我会优先选择分红获取收益,而不是手动卖出。而且还有个好处,分红获取收入的过程是免费的,而自己赎回常常要交 0.5% 的赎回手续费。
但也要强调一下,分红与否长期带来的影响远小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对收益的影响。意思就是,如果发现好基金但是不分红,就算要自己卖出,也不要为了分红去选一个更一般的基金,分红只是锦上添花。
……
总结一下,分红对于以「增值」为目标的投资者来说,意义并不大,里外里都是自己的钱。
但如果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被动收入」,分红则是个很有意义的选项。分红过程并不创造财富,但会创造价值。分红是一种服务,是兼顾未来收益和当下收入最好的选项。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